浙大的校園之中。
數學系的教學樓里面,五樓一個不起眼的教室,一旁正懸掛著一個普普通通的牌匾——[真理學社(浙江大學分部)]。
浙大分部的真理學社成員只有6人,而且都是數學系學生,學社內部非常簡單,只有幾臺電腦和一些桌椅。
陸一鳴放下手上的數論書籍,看了一眼放在一旁的學習計劃,竟然有些發呆起來。
“一鳴,發什么呆?”一旁一個高高瘦瘦的學生用手在陸一鳴眼前晃了晃。
陸一鳴一愣:“額……沒有什么,就是覺得社長非常厲害。”
“可以開創新拓撲學的男人,能不厲害嗎?”
陸一鳴搖了搖頭:“天生,我是說社長看人方面非常厲害。”
楊天生詫異的問道:“看人厲害?”
“你覺得我們現在和之前比起來,有什么不一樣?”陸一鳴反問道。
不一樣,楊天生雙眼微轉,然后自我審視起來,越想他就越神情古怪起來,作為一個碩士研究生,之前他跟的導師是研究線性代數的,所以他也跟著學習這一方面。
不過黃明哲給他的學習計劃,卻是偏向于復分析和復流形方面的。
一開始楊天生還不以為意,不過當他按照黃明哲的學習方法嘗試一下之后,竟然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快感。
不知不覺之間,他已經對于復分析和復流形有了一定的功底,甚至對于分析和復流形而理解程度,要高于他主業的線性代數。
“現在是不是感覺到自己不一樣了。”陸一鳴肯定的問道。
“真的耶!難道一鳴你也有這種情況?”楊天生驚異不定的說道。
陸一鳴點了點頭:“不僅僅是我,我們分部的其他人,都多多少少有這種感覺。”
“其他分部也是這種情況?”楊天生頓時感興趣的問道。
“是的,我和復旦的張素靈等人聯系過,其他分部同時是這種狀況,社長不僅僅看人非常牛,而且對于我們了如指掌。”陸一鳴在面對黃明哲的時候,有一種被看透感覺。
這就是黃明哲有信心培養出大量高質量科學家的底氣。
至于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登峰造極,那就看各自的造化了,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
任何一個想登峰造極的科學家,都必須有大智慧和大毅力,有天賦不代表就一定要成就。
被挑選進入真理學社的成員,目前都在快速的蛻變著,特別是那些一開始就重視學習計劃的成員,一些天賦特別好的人,現在已經變得非常厲害起來。
比如浙大的陸一鳴、復旦的張素靈、川大的林鋒,這幾個成員有脫穎而出的節奏。
天才加上努力方向對了,那就不是1+1=2的效果了,而是1+1=11的效果。
而一開始就是真理學社大本營的中大數學系和真理數學研究所,此時更是有群英薈萃的景況。
高梓尚、李群、謝玲、夏恩華形成第一梯隊,現在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而上個月各個加入真理學社的六個中大數學系學生,形成第二梯隊,憑借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他們在黃明哲的指導下突飛猛進著。
黃明哲的數學軍團正在飛快成長著,不久的將來他們代表爬山虎聯盟,和普林斯頓的常春藤聯盟、高盧數學界逐鹿數學霸主。
其實目前世界數學界里面,各國的實力對比來看,米國只能說是強大,但是不能說最強大,高盧數學才是最強大的。
原來的赤—露西亞聯邦也非常強大,不過解體之后,那些數學人才都被米國拉走了。
這個情況其實從菲爾茲獎得主的數量可以反映出來,菲爾茲獎得主最多的大學是哈佛大學(18位),然后是巴黎大學(16位),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5位),普林斯頓大學(14位)。
不過米國的大學里的科學家不一定是米國人,但高盧大學里得獎的應該都是高盧人,原因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