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平均僅16%,可以細分為九個領域。
分別是:氧化/擴散爐(高溫爐)、光刻設備、涂膠顯影設備、蝕刻設備、離子注入設備、薄膜沉積設備、化學機械拋光設備、檢測設備、清洗設備。
氧化/擴散爐(高溫爐)市場主要被外資品牌占據,如米國應用材料、東瀛日立、東京電子等企業。國內目前只有北方華創在這個領域發展。
光刻設備方面,之前全球光刻機市場主要由尼德蘭的阿斯麥(A**L)、東瀛尼康和佳能三家把持。國內就是剛剛崛起的神光儀器,以及之前的微電子。
涂膠顯影設備方面,全球涂膠顯影設備龍頭為東瀛的東京電子、迪恩士和德意志的蘇斯微。國內有競爭力的公司為沈陽芯源微。
刻蝕設備方面,全球刻蝕設備行業前三名分別為拉姆研究、東京電子、應用材料。國內企業里面有中微公司、北方華創。
離子注入設備,全球離子注入機龍頭為米國應用材料和Axcelis公司,兩家合計占據全球近90%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中,只有凱世通和中科信具備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薄膜沉積設備,目前全球市場高度壟斷,應用材料、東京電子和拉姆研究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國內企業有北方華創、沈陽拓荊。
化學機械拋光方面,CMP機臺市場被應用材料和東瀛的Ebara高度壟斷,兩者市占率接近90%。國內市場上,華海清科和電科裝備45所是主要的研發力量。
檢測設備方面,目前集成電路質量測量設備全球主要的供應商是科磊半導體(KLATencor)、應用材料和東瀛日立。國產企業主要代表是上滬睿勵科學和上滬精測。
另外檢測設備,還有電學檢測設備,目前電學檢測設備市場集中度很高,其中測試機主要被愛德萬和泰瑞達壟斷,分選機被愛德萬、科休半導體、愛普生等企業壟斷,探針臺被東京電子、東京精密和伊智所壟斷。
國內龍頭長川科技已經布局測試機和分選機市場,積極研發探針臺。華峰測控主要產品為測試機,上滬中藝主要產品為分選機。
最后一個領域清洗設備,全球清洗設備龍頭迪恩士、東京電子和拉姆研究,其中迪恩士一家占比超過50%,是絕對的龍頭。國內企業中,盛美半導體是國產清洗設備的優秀代表。
從上面的九個細分領域之中,是不是有兩個公司的名字密集出現。
那就是米國應用材料和東瀛東京電子,阿斯麥只能在光刻機上獨占鰲頭,但是應用材料有六個領域占據優勢,東京電子同樣是有六個優勢領域。
而國內目前只神光儀器的光刻機達到世界頂級、中微公司的蝕刻機達到世界一流。
剩下的最多只能占據一部分中端市場,大多數是低端市場為主。
但是華國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全面。
無論這個領域的對手多么強大,華國國內都有至少一個相應的公司存在。
思維社在六月中旬開始,便隱秘而迅速的接觸國內各個半導體設備廠商,這些廠商的日子不好過。
而思維社現在揮舞著鈔票上門,對于這些國內半導體公司進行投資或者并購。
作為半導體設備之中最重要的光刻機,又是世界頂級光刻機的生產商,神光儀器集團又手握著龐大的現金流。
當然是變身金主爸爸,在國內買買買。
其中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中科信、上滬睿勵科學、華峰測控五家是入股。
而芯源微、凱世通、沈陽拓荊、華海清科、上滬精測、長川科技、上滬中藝、盛美半導體,神光儀器集團是達到了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