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華創的總部在北平朝陽區。
他們重點研發高溫爐、蝕刻機、薄膜沉積機。
張厚德剛剛回到總部,便帶著人來到研發區,技術執行官王云深這一次也去參與了研討會。
不過他們對于神光儀器和思維社的技術也是將信將疑。
在負責軟件的部門。
五個從思維社計算機編程研究所過來的程序員和工程師,正在幫他們安裝軟件。
第一個是思維社專利技術網,接下來是思維社工業操作系統—原始系統,最后是綜合設計輔助系統。
帶隊工程師轉過頭向張厚德說道:“張總,操作系統的母本已經安裝完畢,接下來你們有十個免費生成名額。”
“不知道,這個操作系統如何使用?”王云深連忙問道。
“你們要需要安裝的設備嗎?”
“小林,吩咐倉庫調一臺蝕刻機過來。”
北方華創的蝕刻機和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并不同一個種類的。
蝕刻指將硅片上未被光刻膠掩蔽的部分通過選擇性去掉,從而將預先定義的圖形轉移到硅片的材料層上的步驟。
而目前的蝕刻設備分為三類,分別是介質蝕刻機、硅蝕刻機、金屬蝕刻機,三者占比為48%、47%、5%,介質蝕刻機和硅蝕刻機是市場上主流的蝕刻設備。
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屬于介質蝕刻機,而北方華創的蝕刻機屬于硅蝕刻機和金屬蝕刻機。
半個小時之后,一臺硅蝕刻機出現在無塵實驗室里面。
思維社的工程師推著一臺特制的電腦設備,將一條條數據線連接到硅蝕刻機的系統上。
然后從原始母本系統復制導出一個操作系統,又將硅蝕刻機原來的系統復制一份,兩個復制體融合在一起,形成專業的硅蝕刻機操作系統。
最后導入硅蝕刻機,將原來的操作系統覆蓋了。
不過到了這一步,事情還沒有結束,一個操作系統并不是看設計得多么精妙,而是和設備相輔相成。
接下來需要進行半自動適應調整,不斷在運行之中,將軟件和硬件融為一體。
啟動內部網絡之后,硅蝕刻機的系統連接到思維社超算中心里面,在龐大的運算力支持下,就可以進行半自動適應調整。
帶隊工程師轉過頭說道:“麻煩王總,讓你們的技術員操作硅蝕刻機工作,我們需要在運行的過程中調整參數和系統。”
“沒問題。”王云深連忙揮揮手,讓三個技術員上。
這個工作進行了兩天時間。
此時這一臺工作精度為40~24納米硅蝕刻機,已經變成一臺精度為40~16納米的硅蝕刻機。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修復了大量的漏洞,還有錯誤參數,更是將設備的精度提升到機器的性能極限,穩定性更是變得堅若磐石。
放下測試報告,王云深和張厚德等人已經驚呆了。
事實上同樣的設備,不同的操作軟件,是會造成天壤之別的,特別是在精密儀器行業,國內就是吃了這個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