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芯國際宣布成功研發12納米芯片工藝,將在2014年二月份正式接受代工訂單。
這個消息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全世界都知道中芯國際在研發12納米工藝。
問題是今年國際上對于半導體設備的禁運力度非常強,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中芯國際沒有兩三年是攻克不了12納米工藝。
然而現實狠狠的打了他們一巴掌,不到一年時間,中芯國際就完成了12納米工藝的研發,而且距離投入使用只有兩三個月時間,這個速度簡直是嚇死人。
如果說中芯國際點燃了華國芯片的星星之火,接下來的情況就是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12月1日,紫光公司宣布成功攻克16納米工藝,目前正在向14納米和12納米工藝前進。
同日,長江存儲也再添一把火,宣布實現16納米工藝,并且和神光儀器集團合作,將在明年1月1日推出倆款內存顆粒。
分別是長江浪潮—1(8G)、長江浪潮—2(16G)。
另外將委托中芯國際代工,采用12納米工藝生產長江浪潮—3(32G)。
而看著大家都不斷的爆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海思芯片,也宣布將在明年三月份,推出麒麟800芯片。
這些消息一出,對于大員省和國外的芯片制造企業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性的后果。
臺積電股價連續一個星期暴跌14%。
三鑫電子、海力士、美光、力晶、世界聯合、格羅方舟這些芯片代工,或者內存顆粒廠商,股價同樣是一片紅彤彤,普遍出現下挫行情。
這個情況,讓暗藏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幽靈,又狠狠的收割了一次財富。
顯然華國芯片制造的崛起,正在嚴重打擊投資者相心,特別是英特爾現在連14納米工藝都磨磨蹭蹭,其他廠商也普遍在16納米、14納米徘徊。
而中芯國際實現彎道超車,紫光、長江存儲、華大半導體、海思芯片也開始和他們并駕齊驅。
面對華國集群效應,一旦規模上來,加上芯片行業贏者通吃的特性,很多投資者已經感覺芯片產業即將淪陷,這個時候拋售成為一種本能的行動。
[華國芯片工藝突破12納米?我們的企業在做什么?]——福克斯
[12納米?英特爾工程師表示,其中或有貓膩!]——紐約時報
[致命危機來襲,半導體行業或將顛覆。]——東亞日報
[你所不知道的華國半導體隱形霸主——神光儀器。]——朝日新聞
[唯一的優勢即將失去,大員島將何去何從?]——大公報
推特和臉書也迅速的轉載了這些新聞,華國芯片崛起成為了年底的大事件。
南高麗,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書峴洞263號三鑫廣場大廈,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三鑫總部。
三鑫集團總部大樓,三鑫的招牌依舊熠熠生輝,不過這一次的暴風雨卻強得過份,又急又猛的拍打得招牌搖搖欲墜。
李健熙默默的看著窗外,那黑云壓城一般的暴風雨,正在無情的拍打著玻璃。
“……董事長!以上就是華國分公司的調查結果。”三鑫電子總裁權五玄嚴肅的匯報道。
此時會議室里面一片壓抑,哪怕是李健熙的兒子女兒,李在镕、李富真等人也大氣不敢出。
轉過身來的李健熙,盡管華發已生,但是他依舊是那叱咤風云的三鑫雄獅:“五玄。”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