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他半導體設備公司,多多少少會出現技術重合現象,這是難以避免的情況。
他立馬通知各個子公司、合作伙伴應訴,與此同時向華國法院上訴對方侵犯專利,以此作為反擊。
既然要打專利戰,就不能被動應戰,還要主動出擊,大不了就是互相傷害,最后鹿死誰手還不知道。
而與此同時,神光儀器派出大量的研究員,幫助子公司或者合作伙伴盡可能避開對方的專利。
然后拼命研發新技術,不斷用新技術覆蓋原有技術,這樣一來就可以萬無一失。
當然這幫外國佬肯定是想耍流氓的,高致遠知道去米國打官司十有**可能輸,但是時間一定要慢慢拖下去,最好打個四五年。
以神光儀器的發展速度,到時候利用強大的技術優勢,直接壓死對方,搞到這些公司直接破產。
而在華國法院上訴,就是為了讓對方投鼠忌器,一旦聯邦法院敢下黑手,那就別怪華國法院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雙方專利戰一開始,輿論戰也爆發了。
國內外的網絡上,到處都是雙方新聞和熱議。
1月1日。
長江存儲的兩款自產內存顆粒,正式全球發布。
江城,長江存儲內存顆粒發布會現場。
總裁楊士寧在聚光燈下,略微激動的小跑上舞臺,他接過話筒:
“歡迎各位來賓,參與長江浪潮內存顆粒的發布會現場,也歡迎網絡上觀看的觀眾朋友們。”
啪啪啪……現場大多數都是華國人,自家人肯定是要掌聲鼓勵。
“現在,由我親自向大家隆重介紹,長江浪潮—1和長江浪潮—2。”
楊士寧詳細介紹了長江浪潮—1和長江浪潮—2的性能,最后拋出一個和市場價差不多價格。
盡管這個價格是在賠本賺吆喝,但是三鑫、海力士、美光他們已經降價,長江存儲只能見招拆招。
進入記者提問環節之后,找茬的家伙果然來了。
一個東亞日報的記者,拿著話筒問道:“請問楊總裁,關于三鑫電子起訴長江存儲侵犯內存專利一事,是否屬實?”
顯然這個記者的問題,是在故意引起歧義,她究竟是在詢問起訴屬實,還是在詢問侵犯專利屬實。
“第一,三鑫電子確實起訴了長江存儲;第二,我們公司并沒有侵犯三鑫專利。”楊士寧并沒有上當。
“那你們公司的芯片設計速度,為什么這么快?這明顯違背芯片設計的一般規律。”那記者窮追不舍。
楊士寧冷淡的回道:“規律是用來打破的,我們采用了全新的設計理念。”
還沒有等那個記者繼續提問,楊士寧先發制人:“我們的內存顆粒工藝是16納米,請問三鑫電子的內存顆粒用什么工藝?”
額……那個記者頓時啞口無言。
三鑫當然不可能使用16納米工藝來生產內存顆粒,國際上的內存顆粒普遍都是采用22或者24納米,主要是這種工藝非常成熟、設備要求低、良品率高。
而三鑫電子的16納米工藝,是用來生產CPU、顯卡這些高端產品的。
這下子其他記者也不敢問這個問題,而是轉向其他問題,比如32G內存顆粒什么時候量產、有沒有生產其他芯片計劃之類的。
在長江存儲發布內存顆粒的同時。
瓦協在同一天,宣布對于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解禁,看來阿斯麥和應用材料他們的動作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