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包括化肥農藥、農機農具、農場工廠、物流運輸、線上線下、科學研究、安全儲備的全鏈條生產。
而農村合作社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這一次改革的重點區域。
農村合作社以鄉鎮為中心,自然村為單位,農民攜帶農田、牧場、魚塘、林場、果園加入農村合作社。
加入農村合作社之后,根據生產資料的價值,獲得相應的股份。
華農集團只占有當地農村合作社20%的股份和管理權,農民將得農村合作社80%的股份。
收益按照股份比例分配,參與生產的農民轉變成為農業工人,獲得工資和五險一金;沒有參與工作的農民,只能獲得股票分紅。
一切都是以自愿為原則,并不強迫農民加入農村合作社。
事實上,當華農集團的各個環節全面鋪開之后,就會變成這樣一種模式:
公司總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出各種農作物的市場趨勢、產量、價格。
然后給產量進行因地制宜的產地分配,確保農作物產量稍微多于市場需求,不會出現產量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的情況。
另外公民之家也在配合,在網上推出了家庭食品年度清單,方便華農集團進行大數據預測。
而農產品從種子到上餐桌的一生中,將由華農集團一條龍完成,極大的壓低了生產成本。
預計可以讓社會整體農產品零售價實現30~70%的下降,農產品價格下降,意味著居民可支配收入變相增加。
當然,這一切并沒有那么快完成變革,初步從桂省、黑江省、蜀省、齊魯省四個省份開始進行試點農村合作社模式。
而農業工廠則集中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
……
會議正式結束之后,黃明哲通過公民托管社,加上其他部門的幫助,成立了華國農業合作集團。
直接兼并了北平農業集團、中儲糧公司、中糧集團、中谷糧油集團,這是做華農集團直接兼并的公司。
而剩下的由于存在私人股份(混合所有制企業),華農集團成立華農管理公司,負責管理這些公司,相當于子公司或者合資企業。
完成合并之后,黃明哲立馬發動大清洗,網絡管理委員會的邏輯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趁著這一次合并,直接大開殺戒。
一大堆老鼠和貪腐人員被清理出去,以后混日子的時代過去了,華農集團已經和神光儀器集團合作,準備建立全面的網絡化管理。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不能解決,而是想不想解決。
人工智能在管理上面,可以扼殺磨洋工、中飽私囊等問題。至于他們不在網絡范圍之內搞小動作,而是在外面搞小動作。
黃明哲和社會研究院已經制定最嚴格的管理框架和規則,想鉆空子想都別想。
電子發票、電子文件、網上辦公、無孔不入的監控網絡,連他們開會都要求在虛擬世界進行,形成無死角的監控體系。
配合人工智能的絕對公平公正,和網管會邏輯器人員,雙重監管下,99.9%的人為問題將被扼殺在萌芽之中。
至于員工受不了這種監控,不干可以辭職,別以為華農集團可以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