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好飽!”
鄒丹妮長出了一口氣,拉著兩個小孩出了草莓溫室,漫步是青龍頭村里面。
而她老公陳士林則提著一大袋子草莓和蔬菜跟在后面,一邊走一邊欣賞鄉村風景。
盡管五月份的天氣已經有些熱,但是枝繁葉茂的木棉樹和大榕樹,提供了清涼的樹蔭;小河與池塘,用水汽平衡著小環境氣溫。
不少村民正在修建或者翻新老房子。
而作為青龍頭村的農村合作社的理事方華風,此時正在村里面忙碌著。
得利于農村合作社的發展,那些被農村合作社入駐的自然村,風氣迅速的蛻變著。
方華風拿青龍頭村的資料,在網上的建筑設計師協會懸賞了設計改造方案,盡管錢不多。
但是對于那些在校的學生們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最近他們接了太多這樣的單,都是農村整體規劃設計的單子。
不少翻新或者建設的樓房,都混合了石、磚、木、綠植元素,讓青龍頭村變得更加天人合一起來。
合作社雇傭的環衛工人,加上對于垃圾管理的嚴格化,在村道和小巷子里的石板路上,幾乎是一塵不染。
行走其中的陳士林和鄒丹妮,甚至有些羨慕起這種環境。
“老鄉,你們村里面有沒有厝地(汕美這邊對于農村宅基地的稱呼)買?”
嗯?轉過頭來的方風華看來陳士林一眼,笑著解釋道:“去年還可能買到,今年已經不能了。”
“怎么其他村可以買?”陳士林疑惑的問道。
“你說的是那些城中村或者城鄉結合部區域,現在有農村合作社進駐的自然村都不允許宅基地買賣了。”方風華繼續解釋道。
“好可惜,我還想在村里面買一塊地自己建一棟。”
方風華笑著說道:“哈哈哈……以后會越來越好的,城市也不錯。”
羨慕的陳士林大吐苦水:“城里面空氣不好,我家隔壁是KTV酒吧,噪音太嚴重了。”
“農村也有不好的地方,買東西不方便,有些村民喜歡嚼舌根。”方風華說得相當的客觀。
生活就如同圍城,城里人羨慕農村人的自然環境好、有農家菜和土雞蛋;而農村人羨慕城里人的花花世界,有距離感的生活環境。
但是現實中,很多人都是葉公好龍的類型,嘴巴上非常羨慕,一旦真到了那個環境,會感到手足無措。
這或許就是人類的補償心理,缺少什么東西,便不由自主的羨慕擁有者的生活,卻不知道擁有者同樣在羨慕著自己的生活。
閑聊之中,電工已經給村民接上了電。
合作社成員可以享受1毛每千瓦時的優惠電價,這對于很多村民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平常一個月上百塊錢的電費,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特別是開空調之后,每個月都可以上兩百多。
這也導致了有的村民鋌而走險,出現偷電情況;而有些老實巴交的村民,只能盡可能節約用電。
這一次電價下調之后,偷電情況得到了有效遏制,而不少村民終于不用擔驚受怕的偷電了。
“方老哥,你們這里的電費這么便宜?”陳士林一聽到這個電價,有點不敢相信。
“這是合作社的內部優惠,你們城里也快了,明年或者后年就可能調電價了。”
“希望快點,一到夏天每個月都三四百電費。”陳士林心里面百味雜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