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計算機……腦波控制……蛋白質邏輯元器件……生物基甲,黃明哲已經大體聽明白了其中的思路。
還是在古樹參天的小溪旁,黃明哲坐在青石上,閉目沉思起來。
利用生物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體和腦波控制的知識體,以及其他一些知識體一起,啟動靈感火花。
剎那間他大腦中,無數的知識體在交融碰撞著,半個多小時之后,睜開眼睛的黃明哲,驚喜地發現了一條可以實現生物計算機乃至生物基甲的技術路線。
他曾經在無意之間開發過一個技術——粒子控制技術,這個技術目前依然處于實驗室階段。
但是將粒子控制技術、X基因、生化仿生學、腦波控制技術、生物計算機、數學編程學融合在一起之后。
誕生了完整的[生物計算機技術]、一部分[生物基甲技術]。
“小歌,你的思路確實可以實現。”
“真的嗎?”方歌頓時激動起來,可以獲得自己老師的承認,這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黃明哲琢磨了一會,開口說道:“你一個人可能難以完成這個項目,我會安排克寒和其他一些人,幫助你實現生物計算機。”
“多謝老師。”方歌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可以主導一個科研項目。
“自信一點,我給你捋一捋生物計算機的一些技術要點。”
接下來黃明哲將自己的生物計算機知識,簡明扼要的剖析給方歌。
而一旁的方歌聽得目瞪口呆,她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和老師撞車了?
聽完三個多小時的課,方歌忍不住問道:“老師,您也在研究這個方向?”
黃明哲笑著解釋道:“粒子控制技術確實是我之前開發的,是12年左右的事情,至于生物計算機,我是根據你的思路推導的。”
咕嚕!就推導了半個多小時,就可以達到這種程度……方歌真的在懷疑人生。
“我暫時沒有時間參與這個項目,主要工作只能靠你自己了。”
“可是,這樣不好吧!”方歌遲疑起來,畢竟這些技術有很多是黃明哲研發的。
“研發過程中,學術價值判斷系統會根據貢獻度計算的,所以不需要擔心。”
其實黃明哲是不在乎這一點名聲,憑借可控核聚變、計算材料學等等一系列成果,他在國內學界早已經是登峰造極的大神。
“多謝老師!”方歌非常感動,之前她可是聽說過學界一些不良風氣。
自己老師完全可以將這個項目掛在自己名下,讓方歌當科研民工,但是黃明哲并沒有這樣做。
不到三天時間。
人類進化研究所就在內部掛牌了生物計算機實驗室,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就是方歌。
另外還有之前從事X基因研究的科學院研究員林莎,從學校被調過來的溫克寒。
加上其他一些相關研究員,一共23名研究員和50名輔助員工,組成了生物計算機實驗室。
方歌也沒有想到老師對自己的支持這么大,由此可見在科研學界,遇到一個好老師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