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碧波的南海海域中。
一艘讓人錯愕的戰艦,正在航行在南沙群島附近。
現代戰艦中,除了航母之外,已經很少有排水量超過十萬噸的戰艦,而眼前這艘龐大的戰艦,一看就知道排水量超過了十萬噸。
不僅僅東南亞的勢力在暗中注視著這艘戰艦,連五大流氓之中另外四個,也通過衛星觀測著。
而經過一年多逐步填海造陸的華陽礁,此時已經由于之前的0.32平方公里,擴大到21.6平方公里。
也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一年多來的填海造陸工程,南沙群島已經有8座島嶼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
華陽礁基地的基地長張衛,正在帶著機甲戰隊在港口列隊歡迎,不遠處龐大的戰艦,在港口管理塔樓的指揮下,緩緩向泊位靠攏著。
不少國內游客,也在隔壁的民用港口上,眺望那如同小山一樣的戰艦。
“好大!”第一次看到這種超規格戰艦,張世豪不由自主地打開手機攝像頭,對著那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連拍了十幾張照片。
周圍幾個軍迷朋友,也是同樣的動作。
他們都是國內軍迷俱樂部的成員,這一次就是專門過來華陽礁參觀外骨骼裝甲,沒有想到還有意外之喜。
戰艦停泊在港口上,張世豪終于看清楚了涂刷在側舷上的名稱:[白起號(ZL—01)]
“原來叫白起號,這個名字殺氣騰騰呀!”張世豪興奮地向一旁的朋友說道。
而作為一名科技宅軍迷的蔡亞東,則兩眼放光地盯著白起號上的設備,仔細觀察了一會之后,他果然發現了非常多不同尋常的東西。
“阿豪,這白起號應該是前段時間曝光的那艘。”
“你是說在大連造船廠的神秘戰艦?”
“是的。”
觀察了一會之后的張世豪,詫異的說道:“東子,這船這么沒有看到煙囪?”
“煙囪?”蔡亞東拿起望遠鏡,掃了一遍白起號的整體,確實沒有發現煙囪之類。
按道理來說,就算是核動力也是要煙囪的,畢竟無論是重油燃氣輪機,還是核動力蒸汽輪機,本質上就是燒開水。
不設置排氣煙囪,根本沒法開動。
“會不會是水下排氣模式?”蔡亞東猜測道。
“水下排氣?這個到是有可能。”
水下排氣就是將排氣管通入海水里面,好處是減少被紅外探測;缺點是維護比較難,一般只適用于小型驅逐艦或者護衛艦。
目前就德意志聯邦玩得比較多,以前的赤?露西亞家也有。
而白起號壓根就沒有蒸汽輪機,自然不需要排氣煙囪,直接金烏核聚變反應爐和大型電動機。
電動機作為發動機,好處顯而易見,第一,是幾乎沒有紅外反應;第二,不需要鍋爐和鍋爐淡水,節約了非常大的內部空間;第三,加速和減速快捷。
不好的地方就是耗電非常大,就算是普通的核裂變反應堆,都撐不住這個電老虎的吞噬。
但是誰叫華國有核聚變反應爐,而且發電方式也是直接光電發電和熱電發電,不需要多此一舉的燒開水,自然直接上電動機比較好。
不過軍迷們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白起號的設備上。
白起號既和大甲板的航母不一樣,也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戰列艦。
中置的艦島上面,沒有設置類似于雷達接收天線板或者天線鍋,顯得異常整潔和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