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離開之后,他呆呆地望著面目全非的黃沙頭北村,要不是那聳立在公路邊的大石碑上,正在雕刻著黃沙頭北村五個大字,高仲軒估計要找不到自己老家。
一排排獨棟小別墅,半徑不下于1公里的人工湖,正在村子門口北一側,湖堤上種著垂楊柳、胡楊樹、白桑椹樹。
與人工湖相對應的南側,是一大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玻璃溫室。
拉著行李箱,慢慢踏入村道里面。
村門口的門衛室里面,一個老大爺拿下手上的煙桿:“咦?這不是老五家的小軒嗎?”
“九姥爺,這不從南方回家看看嘛,回頭在嘮嘮。”
老大爺又抽了一口煙,朝高仲軒喊道:“你小子別找不到門了,你家在5巷15號。”
“謝了。”
走過了兩百多米,便看到一個游泳池場在人工湖一旁,里面有四個游泳池。
不少小孩和少年正在游泳池里面嬉戲,這對于以前水資源急缺的大西北,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他的童年時期一年都沒有洗澡五次,哪能現在的小孩一樣,奢侈到在游泳池里面玩耍。
走入居民區,都是三層小別墅,也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巴洛克風或者西洋風,而是極富本地特色的小別墅。
房子吸納了窯洞和本地一些民俗,每家每戶都獨立的前后院,或種著花草樹木,或種著蔬菜水果。
5巷15號。
他按下門鈴。
“來啦!”一陣匆匆忙忙的腳步聲,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打開大木門,頓時驚喜的喊道:
“二哥你怎么回來了?”
“給你買了禮物,拿著。”高仲軒從背包取出一個盒子遞過去。
“腦波眼鏡!謝謝二哥。”小妹高興的接過去。
其實現在腦波眼鏡也不貴,一臺普通配置的腦波眼鏡,就一千多塊錢。
進了家里面,他不停地走走看看,小妹幫他將行李箱拉到房間里面。
高仲軒是三兄妹,不過他大哥高仲墨已經成家立業,住在隔壁小別墅那邊。
半個多小時之后,外面已經夕陽西下。
村里面的農業工人大多數已經下班,包括高仲軒父母,不過爺爺奶奶則沒有和他們住在一起。
主要是護林員有員工宿舍,兩老現在身體健康又手腳麻利,干脆就住在護林員宿舍那邊。
兩位老人一個看護山林,一個做飯或種植一些蔬菜水果,過著世外桃源一邊的生活,這是非常多退休農業工人的生活寫照。
盡管只有每人2000塊的退休金,倆人加上護林員工資,一個月有6000塊錢左右。
看起來這錢不多,問題是現在華元的購買力差不多是以前的三倍左右,又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身體問題、子孫的房子和教育問題。
每個月6000塊收入,就算是在國內旅游,都可以旅游個四五次了,而且是非常好的旅游項目。
甚至有不少城市里面的老人,專門找護林員或者護山員之類工作,可以住在鄉村里面,已經是一種新潮流。
和家人吃一餐晚飯之后,高仲軒越發堅定留在家鄉,反正現在住家鄉,又不影響工作。
另外他還準備在家里搞一些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