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新人類總數上升至億人。
長五—D4、長五—D5完成驗收工作,正式投入服役使用。
鳳凰衛星系統在軌運行衛星上升至22顆……
……
黃明哲秘密返回嶺南汕美的思維社總部,在處理了一些內部事務之后,又和文娜小別勝新婚了一晚。
第二天,三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越野車,護送著黃明哲前往納米機器人研究所。
其實國內目前國內的安全程度已經非常高了,諦聽探測衛星系統和地面的諦聽探測器聯合起來,想潛伏入境的可能性不大。
G組織的太平洋神域甚至裁判所,近半年來多次派人潛入,但是每一次都如同石沉大海。
就算是如此,黃明哲身邊的安保力量,依舊非常強大。
別看只有三輛越野車,這些越野車都是單價1億多華元的特種定制產品,加上11名全副武裝的安保員,想襲擊黃明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納米機器人研究所在汕美陸河縣的東部。
從關中平原的大雪紛飛,來到了南國的風和日麗。
研究所周圍是漫山遍野的梅樹,仿佛又看到了雪花飄飄的北國風光。
越野車剛進入研究所的地下車庫,研究所所長黃鴻達、首席研究員何世秉早已等候多時。
倆人多多少少有些羞愧難當,畢竟納米機器人研究所成立已經不短時間了,這個研究所是附屬于半導體研究所的實驗室,14年底升級為獨立研究所。
現在兩年過去了,還是半死不活的樣子。
本來黃鴻達、何世秉以為研究所全員轉變為新人類之后,他們的研究進度可以突飛猛進。
結果大半年過去了,納米機器人還是沒有太大進展,距離實用階段依舊是遙遙無期。
一般而言,科研產品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研發階段、實驗室階段、實用階段、商業量產階段。
“社長,我們非常抱歉……”黃鴻達尷尬的說道。
黃明哲倒是沒有責怪他們,畢竟科研工作有時候就這樣,看起來已經臨門一腳了,可就是一直卡在那里。
“到里面再說。”
一行人進入實驗室里面。
納米機器人研究所一共分為納米加工實驗室、微通信實驗室、高能微電池實驗室、納米修復實驗室、功能配套實驗室。
對于這五個實驗室進行了一次摸底之后,黃明哲初步了解了他們的情況。
首先無線充電技術方面,高能微電池實驗室有研究,也曾經在納米機器人上面實驗過。
通過無線充電器確實可以實現半徑150米左右的無線充電,如果改用微型核聚變反應爐加大型無線充電器,甚至可以加充電距離提升到半徑5公里左右。
顯然不使用的原因,就如同黃明哲預料的那樣,無線充電本身就是一個強電磁干擾源。
在無線充電磁場里面,納米機器人的通信系統直接歇菜了。
不能通信,便意味著不能操控納米機器人,無法操控的納米機器人研發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