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2年1月13日。
距離第三次凈化之戰爆發,已經過去14天時間。
小行星帶中,光明會控制區、神羅聯邦控制區、猶大圣堂控制區已經千瘡百孔。
支離破碎的小行星碎片四處濺射,航天器和機械造物殘骸漫無邊際的飄蕩,被鎢鋼彈丸直接或者間接殺死的蜥蜴人暴尸真空。
13波鐵雨攻擊,帶來了無盡的毀滅和屠殺,剛剛邁入星際時代的初級文明,面對純粹又狂暴的動能彈丸,壓根沒有一絲反抗之力。
光明會控制區只剩下6艘宇宙飛船,其中4艘還傷痕累累,只有2艘完好無損。
那4艘傷痕累累的飛船,其實不是被鎢鋼彈丸撞擊到,而是被四處飄散的殘骸和碎片擊中。
剩下的6艘飛船也樹倒猢猻散,各自躲藏在小行星帶上。
同樣由蜥蜴人組成的猶大圣堂,和光明會的遭遇如出一轍,反倒是神羅聯邦情況還比較好。
主要是全體變成機器人身體之后,神羅聯邦在遭遇了第一波打擊之后,就立刻分散開了。
機器人身體的優勢,就是可以不需要氣密艙和維生艙之類,它們之前準備的飛船和衛星,有很大一部分是幾十噸重的。
另外就算是基地被撞擊到,只有不直接命中機器人身體的CPU核心,這些機器人都可以生存下來。
因此神羅聯邦反倒有69%的機器人存活下來,小型戰艦和飛船幸存了37%左右。
工業生存能力還有12.6%保留下來。
由此可見,在宇宙真空環境下,機器人身體的生存能力強于一般的碳基生物。
瓦西里的12個超算核心,盡管被摧毀了7個,但是剩下的超算核心,依舊牢牢把握住神羅聯邦的局勢,沒有和光明會、猶大圣堂一樣崩盤。
……
與此同時。
之前光明會投射過來的那一批鎢棒,已經正式進入藍星邊境的150萬公里軌道。
早已經等候多時的第三代鳳凰衛星,在諦聽衛星的配合下,牢牢地鎖定所有的鎢棒。
光明會投射的鎢棒分為3種規格,100千克級、2噸級、10噸級。
速度也參差不齊,快的有94公里每秒、慢的有78公里每秒。
上百道伽馬射線流,如影隨形的照射著襲來的鎢棒,被照射到的鎢棒如同被“點燃”了一樣。
鎢棒和伽馬光子相互碰撞,伽馬光子不斷的加熱鎢棒,在強大的光壓和能量轟擊下,鎢棒的表面原子被不斷等離子化剝離。
從遠處觀察,將像隕石進入大氣層一樣,鎢棒被伽馬射線流不斷剝離質量。
本來光明會還在鎢棒上涂抹了一層抗γ凝膠,可惜新人類早有準備,抗γ凝膠只能鈍化之前一段波長的伽馬射線。
而第三代伽馬射線激光器,采用了變頻伽馬射線流,會不斷的調整伽馬射線的波長頻段,讓抗γ凝膠失效。
……
操控藍星邊境區域鳳凰衛星系統的部門,是戰爭委員會屬下的藍月系邊境防御司令部,司令是之前秦嶺基地的基地長葉麒。
“報告,鎢棒已經突破第一層防御圈。”
“鎢棒消磨了多少質量?”葉麒鎮定自若地問道。
“報告已經消磨了40%~80%。”
葉麒點了點頭,他負責的藍月系邊境區,具體位置就是藍星120萬公里~150萬公里軌道之間。
目前一共布置了3層鳳凰衛星防御系統,分別是150萬公里防御圈、140萬公里防御圈、130萬公里防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