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才兩個人,是不是需要派多一些研究員過去?”
方歌想了想:“我提議增派多15名研究員過去,不過他們可以在火衛一衛星城休眠,用替身機器人在火星前哨基地工作。”
“同意。”
“這是一個辦法。”
……
在藍星方面討論熒惑病毒的時候。
火星前哨基地的生化實驗艙之中。
黃帆和江直人又發現了兩個肉球出現變異,只是兩個肉球的變異是失敗的。
其中一個肉球變得非常“貪婪”,它在變異毒株的刺激下,對于營養液的需求量,暴漲了3倍多。
而肉球被變異毒株變成了繁殖工廠,肉球向外不斷的噴射病毒。
另一個肉球,則直接被病毒殺死,作為病毒繁殖的養料。
將兩個肉球的數據分析歸納一下,黃帆發現熒惑病毒—原始毒株的不確定性變異太快了,一旦環境出現明顯改變,原始毒株便會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突變適應。
但是這種變異仿佛布朗運動一樣,可能變異成為共生毒株,也可能是寄生毒株,或者是劇毒毒株。
“直人,你說我們下一步怎么做?”
沉著冷靜的江直人,思考了幾分鐘:“研究熒惑病毒的高變異特性。”
“高變異特性?”
“熒惑病毒的危險性,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高變異特性帶來的不確定性。”
黃帆轉念一想還真是。
“我們必須研究這種高變異特性的產生機制、如何進行控制、如何進行關閉甚至敲除。”
“你的想法一語驚醒夢中人。”黃帆知道自己之前陷入了錯誤的道路,對于研究方向有些本末倒置了。
熒惑病毒的根本,就是高變異特性,如果失去這個特性,新人類總有辦法可以收拾。
倆人立即提取出熒惑病毒的原始毒株,進行全基因序列分析工作,在不斷的測試和實驗之中。
很快一個奇特的基因片段,進入了黃帆眼中,這個基因片段被名為“熒惑—基核片段”。
原子成像掃描儀下,他們可以清晰觀測到50組培養皿的情況。
其中10組被敲除了基核片段,另外30組被敲除了其他基因片段,最后10組沒有敲除基因片段。
在微量輻射刺激下,除了那10組被敲除基核片段的熒惑病毒,其他40組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
黃帆拿著統計數據說道:“初步可以確定,基核片段就是主導熒惑病毒高變異特性的基因序列。”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展。”江直人也難得露出笑容來。
將數據整理出來,倆人寫了一篇論文上傳到內部數據庫,這個“基核片段”對于研究熒惑病毒,必然起到關鍵性作用。
如果可以控制這個“基核片段”,實現可控定向變異,對于生物科技的發展,那將此時巨大影響。
高變異特性意味著高適應性,對于病毒本身而言,可以提高病毒的生存能力。
而這個特性對于其他生物而言,確是一個災難性的問題。
誰都不知道病毒會不會突然變成殺傷力極大的種類,而且疫苗也沒有用處,因為病毒在不斷的變異。
藍星,15名特派研究員已經搭乘前進運載火箭,進入了新文昌衛星城,準備到月球利用質量投射器前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