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衛星編號為“探索0016”,在91天前從月球環赤道質量投射器出發,連續突破了內圈、中圈,兩天前剛剛經過冥王星軌道。
它的任務是停靠在古柏帶,即距離太陽90億公里軌道上。
此時這顆衛星正一邊飛行一邊主動發射中微子流,掃描沿途10億公里半徑的區域,將這些數據填充到詳細的太陽系外圈星圖上。
衛星上攜帶的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正在以每秒幾百億兆的浮點運算速度分析著數據。
另外還接收著一些引力波信號。
新人類的被動引力波探測器,敏感度和精度,比公元時代強大了幾個量級,作為宇宙最常見的引力波信號,無時無刻都在沖刷著探測器。
突然一連串異常的引力波信號被探測器接收到,衛星的人工智能在接到這些信號之后,系統進行了全面解析。
隨著衛星繼續向前飛行,接收到異常引力信號越來越密集,仿佛進入了另一個大型天體的引力控制范圍之內。
人工智能根據緊急預案,一邊向藍星匯報此事,一邊主動向前方發射中微子流和引力波,希望可以獲得相關反饋。
……
六個小時之后。
月球宇宙通信中心。
[接收到“探索0016”衛星的反饋信息,優先級7.4……]
什么?優先級7.4?負責這顆衛星的通訊員眼睛一凝,隨即將反饋回來的數據包解析出來。
異常引力波信號?疑似大型天體?他立馬將這件事匯報給通信中心的負責人于任。
于任匆匆忙忙趕來,一旁還有三名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老夏,你們看看數據。”于任連忙將位置讓給三名專家。
紫金山天文研究所的研究員夏雨來,掃了一眼數據,心里感到非常奇怪。
“老師,這個引力波信號好像是一顆直徑2200公里矮行星。”一旁的年輕人開口說道。
夏雨來點了點頭:“從綜合數據來看,就是一顆直徑2200公里左右的天體。”
年輕人又提出一個疑問:“咦?為什么位置在370億公里軌上?”
一顆這么大的矮行星,竟然沒有被觀測到,年輕人對于太陽系周圍1000億公里之內的天文情況了如指掌。
特別是新紀元之后,新人類對于宇宙的觀測精度越來越高,觀測手段也越來越多。
他連忙調出天文數據庫,輸入相關參數之后。
[無符合天體存在……]
“這是什么情況?”他不信邪的又查詢了一遍,結果還是無符合天體存在。
夏雨來擺擺手:“不用查詢了,是一顆未知天體。”
“可是這不對勁呀!我們來900億公里附近直徑1公里以上的天體,都可以觀察到,不可能一顆如此巨大的矮行星……”年輕人一臉不解的說著。
“誰告訴你是矮行星了?”
“額……”年輕人啞口無言。
太年輕了,夏雨來知道自己這個學生空有理論,但是經驗卻不足。
他拍了拍年輕人肩膀:“我可能已經知道這顆天體是什么了,不過需要等數據進一步確認,我們到天體模擬實驗室。”
然后夏雨來又轉過身向于任說道:“于主任,你們將后續數據發到我實驗室。”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