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分析數據,一邊翻看之前黃明哲的人造蟲洞論文和模型。
人造蟲洞……低引力穩定……中子核星……漸漸地他又翻看了真空零點能、能量虹吸效應、微型黑洞和簡并態材料等理論。
回到自己的宿舍里面,他還是在思考著人造蟲洞的事情。
站在窗臺前眺望遠方,地平線上是半邊藍星,看著生生不息的蔚藍星球,段藏鋒一時間睡不著覺。
咦!生生不息的藍星……他似乎有些感悟,一直死死地盯那半邊藍星。
慢著,過度抽取真空零點能會引發真空衰變,這個理論尼伯龍文明沒有理由不知道,但是他們還是使用了。
這個說明了什么?說明對方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要解決真空衰變,必須將能量歸還真空,如果僅僅依靠真空自己慢慢攤平,會導致真空越來越脆弱,未來一不小心就可能激發真空衰變。
對了,或許這個可以歸還真空能量,段藏鋒眼前一亮。
展開虛擬顯示屏,一邊查閱相關資料,一邊將一些公式提煉出來。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段藏鋒看著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有些不敢相信起來。
有些遲疑的他,再一次計算了一遍,又重新推導了公式和過程,確保不是自己推動錯誤和計算錯誤。
對于這個結果,段藏鋒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搞錯了,那就真的鬧大烏龍了。
思考再三,他沒有和自己老師商量,畢竟他了解自己老師那性格,連夜寫了一篇論文,直接發給真理學報那邊。
第二天,無精打采的段藏鋒頂著熊貓眼,一邊打哈欠一邊處理數據。
……
另一邊。
在真理學報當主編的楊院士,正翻看著一篇篇論文,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卻甘之如飴。
年齡到這里的楊院士,已經不能適應新紀元的高強度科研工作,而審核論文之類,正好需要他這種經驗豐富的老人。
新紀元的學術論文,那是爆炸性增長。
一來是科研人員數量非常多,目前登記在冊的科研人員高達7.74億人;第二是新人類對于學術界的管理日益完善,不容易出現冒名頂替之類的惡心事情;第三,自然是勢力的大一統,帶來的科學交流和公開化。
如果不是各類學術期刊雜志的數量也提升了,估計真理學報、物理學報要徹底癱瘓。
就算是有其他學術期刊分擔,仰慕黃明哲的科研人員,依舊將真理學報作為論文發表的首選。
幸好很多有自知之明的學者,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沒有一股腦將論文投真理學報。
看著還有上百份的論文郵件,楊院士無奈的按了按太陽穴。
他一天至少要讀一百篇論文,而真理學報道的編輯有三百多人。
由此可見,投真理學社的論文數量是多么龐大。
看完一篇又一篇論文,一旁的龍井茶都空了好幾次,如果沒有生物計算機輔助,楊院士也受不了這種強度的工作。
評審論文是需要消耗腦力的,對于精神的負擔比較嚴重。
突然,他停了下來。
咦?這篇論文有點意思,楊院士下意識的拿起茶杯,這是他在思考的潛意識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