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明種子只占據一個類太陽系,秘密隱藏和發展。
他們和母星太陽系之間不會維持常態化蟲洞通道,只保留量子通信,雙方約定定期通信交流。
如果文明種子超過一定期限,沒有接收到母星的通信,那便意味著母星可能遭遇不測了。
此時文明種子被激活,他們獲得獨立發展的權力,自動繼承新人類最高意志的法統。
這個計劃就如同向全宇宙播種,只要種子基數足夠大、播種范圍足夠廣,就會形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效果。
收割者文明再強,也不可能摧毀所有的星系。
只要有一顆文明種子幸存下來,他們又可以向全宇宙播種。
“這個方案我同意,只是這技術?”王耕書看向黃明哲。
黃明哲笑著說道:“播種計劃要實現,必須具備人造蟲洞技術、量子通信技術、克隆人技術、人工生態技術和戰斗力。”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唯一欠缺量子通信。”王耕書問道。
黃明哲繼續說道:“正是,這個技術一直沒有拿下,也是我們近期的重點科研目標,但是不耽誤其他準備。”
“好。”
“我同意。”
“好吧!”
“一切都是為了新人類。”
眾人同意了播種計劃,這是新人類最后的底牌,只要這個順利執行,新人類就很難滅亡。
通過了播種計劃之后,其他人也各抒己見,為新人類的未來出謀劃策。
其中作為被黃明哲認為是收割者文明必備技術之一的超光速飛船,也被立項研究。
只是曲率發動機理論還不完善,起步就需要一顆木星質量的能量,如何獲得如此龐大的能量,又如何維持超光速飛行,這些都是問題。
如果抽取真空零點能,倒不是不可以滿足,只是要啟動曲率發動機需要的真空零點能太過于龐大,極容易引發真空衰變和引起收割者文明的注意。
這兩個問題,都是新人類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新人類現在需要改進曲率理論,讓曲率飛行需要的能耗減少。
要實現地能耗的曲率飛行,最好的方向是從大一統理論和引力下手,這才是真正的道路。
至于為什么不選擇蟲洞跳躍這種超光速,主要是從尼伯龍文明的遭遇來看,收割者文明似乎擁有可以屏蔽蟲洞生成的技術。
蟲洞跳躍方式可以發展,但是不能一棵樹吊死,多準備一些后手,才可以有備無患。
免得一旦蟲洞生成被屏蔽,像尼伯龍人一樣被人甕中捉鱉。
在黃明哲看來,一個文明的科技發展,最好是均衡發展,每一種功能性技術要有多種備用方案,走單一技術路線,非常容易被人針對的。
……
四大委員會討論了半個月,又聽取了智庫的戰略推演,制定了一份份發展計劃,和針對性的布置。
未來可能出現情況,都被智庫考慮周詳,確保不會被敵人打得措手不及,尼伯龍文明的錯誤,新人類不能再犯。
從新紀元5年4月份起,新人類進入了全面蟄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