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是之前廢船部落所在的古森大陸(面積541萬平方公里)、紅土大陸(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冰雪大陸(面積1137萬平方公里)。
除了三塊大陸,剩下的區域就是四海、七群島。
其中冰雪大陸的絕大部分在冰火星的背面,屬于永凍區這片生命禁地之中。
而喜歡熱量充足的尼伯龍人選擇根據地,自然選擇了位于亞熱帶和熱帶的古森大陸,位于晝夜分割線附近的紅土大陸,得以保存相對完整的生態。
螢火之森這個命名,其實不是毫無根據的,螢火之森位于紅土大陸的晝夜分割線附近,而冰火星的自轉軸由于受到大天涯星引力影響,并不完全和小天涯星一條線。
因此在晝夜分割線附近,有一片寬度為830~840公里的區域,是存在晝夜之分的。
螢火之森就在晝夜帶中。
龐大海解除了飛船觀察臺上的光線屏蔽系統,放眼望去一片片針葉林出現在眼前。
他們現在著陸的區域,是在一旁地臺高原上,不遠處便是豎直的懸崖峭壁。
一陣陣凜冽刺骨的東南風,從浮冰海吹襲著螢火之森,不少針葉喬木都傾斜向西北方向。
草木向陽而生,東南寒風久襲,天長地久間的塑造下,螢火之森中的樹木便向西北斜生。
紅彤彤的小天涯星,漸漸地沒入遠處地平線,夜幕降臨于螢火之森。
龐大海看了一眼溫度。
[11.23攝氏度]
氣溫正在迅速下降之中,越靠近南方的冰火星背面,氣溫下降速度越快。
按了按眉心,基因裝甲迅速覆蓋他全身上下,連臉上都出現了一層幾丁質皮膚。
在他身后的本田雅美,也同樣進入外星野外狀態。
經過飛船消毒氣密通道,負壓艙門隨即打開,倆人踏上了螢火之森。
夜幕之下,星漢燦爛。
草地的草本植物,已經“消失”了。
本田雅美贊嘆道:“真是奇特的生命,造物主何其偉大。”
草地上那些草本植物,有的縮成一個球,有的將葉子從闊葉卷成針葉,有的更是收縮到地下。
為了抵御長達九個小時的夜晚嚴寒,它們宛如八仙過海一般,各顯進化之奇妙。
夜色漸深,森林中出現星星點點的幽藍色螢火,漸漸地這些螢火越來越多,出現了成群結隊地情況。
不少螢火蟲飛懸在龐大海、本田雅美周圍。
早有準備的龐大海,取出昆蟲儲存箱,細胞機器人延伸出觸手,輕輕一卷將10只螢火蟲捕獲,裝入昆蟲儲存箱中。
這些螢火蟲有大拇指大小,樣子類似于大黃蜂,尾部散發著幽藍光芒,學名叫大螢火蟲。
不少森林中的哺乳動物正在捕食這些螢火蟲,不時可以看到幽藍光芒消逝。
營養價值豐富,蘊含著高熱量的螢火蟲,是許多螢火之森動物的熱量來源,只是這些動物也會因此付出代價。
大螢火蟲被吞食之后,幼蟲會寄生在動物腸道中,依靠動物本身和糞便的營養進行發育,半個月之后再跟著糞便排出。
當然大螢火蟲的幼蟲不會對動物造成致命傷害,甚至會利用糞便在動物體內產生熱量,讓動物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這是一種相互利用的共生關系。
龐大海倆人收集了一大批螢火之森的動物樣本。
到午夜時分,螢火之森漸漸下起了小雪,看樣本收集差不多,龐大海倆人返回了飛船。
倆人收集了上萬份樣品,有昆蟲等無脊椎動物,也有大型脊椎動物的血液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