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探索中心的控制廳中。
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正一點點被生成出來。
這是一顆比木星略小的氣態行星,也是位于該恒星系的第四行星軌道中,夏雨來正盯著氣態行星的其中一顆天然衛星。
他急忙吩咐道:“鎖定這顆天然衛星。”
工作人員迅速將6個量子蟲洞鎖定這顆天然衛星。
無數的數據反饋回來,全息模型快速生成著,隨著引力波動反饋信號越來越多,全息模型也快速的完善中。
“竟然是一顆生命星球。”蕭冰神色古怪地說道。
夏雨來之所以猜測到這顆天然衛星存在生命,是之前其中一個量子蟲洞無意間進入了該衛星內部,反饋回來了一些類似于藍星內部的數據。
一番重新深入探索后,該生命行星直接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顆天然衛星半徑為3447~3454公里,有一層厚度64公里的濃密大氣層。
由于該恒星系的主序星質量比太陽大2.3倍,碳基生物宜居帶剛好出現在4.3~8.8億公里軌道上,這里有第三行星和第四行星。
本來作為氣態行星的第四行星,是不可能誕生碳基生物的,但是它剛好有一顆大型天然衛星,符合種種條件。
蕭冰既感嘆生命的頑強,又感嘆夏雨來運氣爆破,笑著說道:“夏研究員,請命名吧!”
“哈哈,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夏雨來高興得摩拳擦掌,一掃被學生段藏鋒蓋過的郁悶。
他們研究天體物理和宇宙探索工作,是有一個小福利的,那就是生命星球命名權。
想了小半天,夏雨來將這顆生命衛星命名為“喬木星”,取意出自先秦的《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而第四氣態行星則名為“漢廣星”。
擁有生命星球的星系,自然獲得重視,將這個星系的數字編碼太過于長,獲得了一個正式的中文名——“梧桐星系”。
其主序星自然命名為梧桐星。
探索工作方面,夏雨來負責重點關注喬木星,而蕭冰繼續探測其他星系。
喬木星是新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四顆生命星球,之前人類只有母星藍星、半死的火星、冰火星這三顆生命星球。
對于喬木星這顆生命星球的發現,也進一步說明,生命星球并不一定只能誕生于太陽系這種單主序星環境,也不能死盯著行星,說不定天然衛星也可能孕育生命。
之前新人類預測在太陽系100光年附近,存在其他生命星球的可能性非常低,現在他們要推翻之前的結論了。
梧桐系距離太陽系不過是74.63光年左右,而且之前那些恒星系中,探索工作也顯得非常粗糙。
僅僅是引力感應星球分布,然后調查是否存在大型人造天體,深入調查工作并沒有進行。
這一次要不是夏雨來運氣爆棚,估計他們要等下一次細查,才可能發現喬木星上的生命。
……
夏雨來帶著另外兩名研究員,仔細用量子蟲洞感應著喬木星的內部情況。
全息模型的喬木星中,盡管不能確定這顆生命星球上的生命是不是碳基生物,但是有生命存在是確定的。
因為模型中有一些“動物”翱翔在大氣層中,通過引力波動信號解析,可以確定這些“動物”具備生命特征。
另外在啟動量子蟲洞的電磁波信號、光子信號、引力波信號捕獲之后,并沒有發現人為編輯信號的存在。
如果將量子蟲洞跳躍到藍星大氣層中,可以接收到非常多電磁波信號。
加上沒有在梧桐系內部發現人造天體或者航天器存在,進一步證明這是一顆原生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