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10年,1月5日。
公元時代的痕跡已所剩無幾,新紀元也逐步邁向更加強大。
每年的1月5日,都是新人類最高意志的全體公民大會,今年也不例外。
新紀元已經過去十個年頭,不少新面孔登上了歷史舞臺,不少老一輩也開始將一部分職務過渡給年輕人。
為了確保各個機構的活力,各機構每10年都會替換30~40%的各層人員,途徑是晉升、免職、轉調、下降、退休、招聘。
事實上,現在四個機構中,服務委員會是最坑的地方,工資待遇看起來處于社會中偏上水平,但卻是一個受氣包一樣的存在。
還非常容易被仲裁委員會找麻煩,真正讓人向往的機構是科學委員會、戰爭委員會,甚至民間商業團體、民間非盈利機構都比進服務委員會更受歡迎。
……
作為擁有原生微生物的火星,并沒有獲得大規模開發,依舊維持著原生態。
另一方面上,新人類此時已經擁有人造重力技術,以及完整的人造擬自然環境技術,在外太空中的生活,已經可以完全脫離類地行星。
死亡率的降低,而出生率卻維持在你增長率5%左右,10年來的新人類的人口數量增長到19.8億人。
這人口分布上,藍星以及附屬衛星城有太陽系其他區域5.6億。
在新發現的6個生命星球中,其中4個星球的恒星系被新人類殖民,那里分布著3億人口。
而天涯系則只有一萬多人口,仍然處于靜默蟄伏狀態。
……
開完會后,黃明哲再一次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喬木星的喬木衛星城中。
梧桐系正是四個被開發的恒星系之一,人口有8637萬人,新人類的四大殖民星系之一。
喬木衛星城的規模比起三年前,大了上百倍,站在實驗室門口的黃明哲,查看著近期的科研情況。
比起熱衷于擴張的尼伯龍人,新人類的擴張規模非常小,也顯得緩慢和小心翼翼。
根據破譯的信息,尼伯龍文明在研發出成熟的人工蟲洞技術之后,在不到20年時間里面,就將足跡布滿整個河系,殖民了上萬個恒星系。
洞察宇宙本質的新人類,可沒有尼伯龍文明那么神經大條,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生怕驚醒收割者文明。
每一座有人類居住的衛星城,都進行著改造,方便以后變成世紀宇宙飛船。
而且在衛星城中,還配備了三枚蟲洞生成核,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供世紀飛船穿越到遙遠星空的蟲洞。
看完了科委的一些科技進度之后,黃明哲一直念念不忘的量子通信技術,還是沒有成功。
研究員們已經成功生成了量子糾纏對,但是如何將信息加載在量子上,這是一個難題。
尼伯龍之心的量子通信,那個量子信息加載器,研究團隊一直沒有辦法仿制,讓他真是有點失望。
將這些糟心事暫時拋腦后,黃明哲來到二態基因實驗室中。
“理事長,中午好。”西姆?貝克禮貌地問候道。
黃明哲笑道:“西姆,進度如何?”
“快了,去年我們完成了人類二態基因組計劃之后,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第一階段。”西姆?貝克眼神充斥著狂熱。
“哦?去看看。”
“請跟我來。”
西姆?貝克帶著黃明哲向實驗室深處而去,沿途不少研究員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