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帆看著眼前的分析結果,眼睛頓時閃爍起來。
目前在半人馬座懸臂上發現的轉基因生物,分布在28顆生命星球,一共有28種。
基因逆推的數據顯示,這些轉基因生物被改造的時間分成四個梯次。
距離最久遠的第一批,他們被基因改造的時間為3.34萬年前,有3個物種;
第二批,在2.43萬年前,有5個物種;
第三批,在1.52萬年前,有8個物種;
第四批,在0.61萬年前,有12個物種。
從規律上來看,每一次平均間隔時間為0.91萬年,也就是說距離工程師文明第五次降臨銀河系半人馬座懸臂,還有3千年時間。
另外一個規律,就是時間越近的批次,被改造的物種數量越多,但是這并不代表工程師文明每一次改造的生物數量不同。
極有可能是工程師文明每一次改造的物種數量差不多,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部分物種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
其中發展到初級文明的赤晶文明、獨眼文明是第一批改造生物,空骨文明是第二批改造生物,翼人文明則是第四批改造生物。
“這個翼人文明倒是值得注意。”一旁的江直人說道。
黃帆當然知道這個翼人文明潛力不一般,他們被工程師文明改造的時間,才過去6100年左右,就發展到初級文明。
而且正在向初級文明中階發展,翼人文明內部分為三個勢力,正在進行恒星系內部的星際爭霸。
黃帆平靜地說道:“希望他們不要作死。”
江直人同樣是笑而不語,銀河系內部那些初級文明中,包括之前發現的松星文明才24個。
其中兩個已經滅絕,五個瀕臨滅絕,剩下的17個未來也不知道可以存活多少。
如果翼人文明觸犯了不該觸犯的底線,新人類絕對不介意被工程師文明將他們抹除。
工程師文明還有6千年才會過來銀河系,讓新人類暫時松了一口氣,不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萬一工程師文明心血來潮,提前過來查看那些實驗品,新人類就極有可能暴露。
不能將希望放在這種不可控因素上,對于工程師文明的提防,必須早做準備,真空衰變彈的研發必須加快。
同時戰爭委員會也非常慶幸,由于黃明哲之前提出蟄伏戰略,新人類沒有膨脹的進行宇宙大擴張。
不能確定工程師文明是否留下監控手段,但是根據新人類文明的探測,大概率是有留下監控設備在這些實驗品星球附近。
一旦觸發那些監控設備,便可能引起工程師文明的警覺。
現在還沒有辦法確定工程師文明的級別,但是中級起步是可以肯定的,實力估計不比新人類弱,甚至更強都有可能。
沒有真空衰變彈在手,新人類不想進行無謂的戰爭。
對方是中級文明,雙方打起來可能引起收割者文明注意;對方是高級文明,新人類只能被秒殺。
無論是哪一個情況,都不是一個好結果。
6000年之內,如果不能研發出真空衰變彈,新人類會選擇暫避鋒芒,直接撤離銀河系。
棄人留地,人地兩失;棄地留人,人地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