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區域的探測器開始解體,探測器表面上沒有遭到任何打擊,但是卻瞬間瓦解在虛空中。
那是一種難以描述的“瓦解”,從粒子層次上的瓦解,一顆顆粒子如同遭遇宇宙規則的顛覆一般。
無論是原子,還是中子和質子,或者是光子、電子、中微子,甚至連暗子,都被一股無形之力撕開。
它們崩解成為最低能級的零點能,用于彌補空間擴張帶來的零點能密度下降。
羅鋒眼前的星圖上,一顆顆探測器的光點極速熄滅,哪怕中級文明引以為傲的簡并態材料,也如同泡沫一般,輕觸即破裂。
根據這些探測器最后傳送回來的數據,他們可以觀察到虛空的零點能密度,已經低得令人膽寒。
達到了臨界點的零點能密度,開始湮滅一切,這就是令所有中級文明聞風喪膽的真空衰變。
布置在黑水空洞內部,在該干擾區周圍的探測器,也開始迅速的湮滅。
“太快了,真空衰變擴張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7.6萬倍光速,咕嚕!”
“何等驚人的宇宙偉力。”
“感覺我們在這邊也不太安全呀!”
“怪不得連逃跑都來不及。”
一眾船員議論紛紛。
羅鋒也神色凝重地盯著星圖,這種真空衰變的可怕程度,比他們的真空衰變強大太多了。
兩者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區別。
真空衰變彈的原理,是依靠零點能虹吸技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虹吸零點能,造成局部零點能密度失衡,引發真空衰變。
而這種自然的真空衰變,則是由于空間超光速擴張,導致局部零點能密度迅速下降,從而引發真空衰變。
從破壞力來看,自然真空衰變的威力難以預測。
比如眼前的這個情況,只要空間依舊以超光速擴張下去,真空衰變將一直持續下去。
時間一天天過去。
羅鋒艦隊一直注視著這個真空衰變的情況,由于宇宙空洞區內部的物質本身比較少,這會進一步讓真空衰變的波及范圍擴大。
因為要遏制真空衰變,目前唯一的方案,就是讓零點能密度恢復正常。
這就好比,一個碗水倒入一個大桶中,如果想大桶的水位,和之前的碗持平,那只能加水。
因此空間會自動崩解暗物質、明物質,就它們變成零點能,用于填充空間零點能的缺失。
如果宇宙沒有暗物質、明物質來崩解,而宇宙的真空衰變又沒有停止,那這個宇宙和如何?
那這個宇宙會繼續真空衰變,直到到達真空衰變的臨界點,然后撕裂整個宇宙(宇宙大撕裂)。
物質稀少的宇宙空洞,本身的物質含量難以平復真空衰變,這導致真空衰變的波及范圍將無比廣泛。
半個多月過去,距離真空衰變區只有4.7億光年距離的一片宇宙長城,遭遇了滅頂之災。
無數的天體灰飛煙滅,恒星、黑洞、中子星、行星,還有其中的無數初級文明、生命星球。
在幾萬倍光速下的真空衰變中,一切都崩解了。
這一次真空衰變,持續了整整12年之久,然后又出現了另一個現象。
那就是之前擴張的區域,猛然激烈收縮著。
之所以可以知道空間在收縮,那是因為羅鋒他們觀察到真空衰變消失后,這片空間都在噴吐“物質”。
這就是空間極速收縮下,會出現的一種現象——物質析出。
因為空間極速收縮,從而導致空間內部的零點能密度超過宇宙常數,這些多出來的零點能,迅速凝聚起來。
零點能高度凝聚的產物,就是物質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