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機械臂探入異常區域中的球體,由于特別調配的元素組成。
一進入異常區域,特制球體便開始被異常區域的物理規則同化。
17分鐘后,特制球體被異常區域徹底同化。
而那幾十條機械臂上,安裝著各種各樣的設備,這些設備就是根據那11個共同點研發出來的。
可以利用那11個共同點,對于那顆特制球體進行加工,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那個特制球體上,出現了一些變化。
負責納米機器人研發工作的馬知力,正緊張地看著眼前的數據,那個特制球體的材料,就是打算制造成為納米機器人的原材料。
突然儀器的控制板面上,彈出了一條信息。
[127工序不達標,制造失敗……]
“調整127工序。”馬知力鎮定自若的吩咐道。
“明白。”研究員們繼續埋頭工作。
對于出現制造失敗的情況,馬知力等人早有預料,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
段藏鋒知道自己幫不上什么忙,便在另一個實驗室,繼續研究異常區域和異宇宙的物理規則。
[344工序出現沖突,制造失敗……]
[501工序出現削弱,制造失敗……]
[1024工序……]
一個個的工序,不是這出現問題,就是那出現瑕疵,畢竟異常區域的物理規則,和本宇宙的規則大異小同。
這種情況對于馬知力等人的影響非常大,要兼顧異常區域的規則,又要實現預定功能,只能一點點磨。
5年時間過去,宇宙時代的一年,好比公元時代的一個星期。
[5763工序完成,納米機器人制造完畢,是否激活測試?]
呼!馬知力松了一口氣,千辛萬苦終于在異常區域內,制造出了納米機器人。
“測試吧!”
“收到。”
一眾研究員們也摩拳擦掌,磨磨蹭蹭了五年時間,終于完成了納米機器人在異常區域的生產工藝。
他們低估了其中難度,畢竟異常區域的物理規則和本宇宙不太一樣,相當于要從頭到尾梳理一遍物理規則。
如果新人類還不是中級文明,面對這種異常區域的不同物理規則,只能束手無策。
……
測試開始。
通過特制的激光通信,連接上異常區域中的納米機器人,開始操縱著納米機器人,測試設計中的各種功能。
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果然在測試中,出現了一部分功能無法實現的情況。
馬知力又找了段藏鋒等人,讓他們幫忙查看究竟是哪里出問題了。
磕磕碰碰的改進工作,又耗費了3年多時間,第一代異—納米機器人,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有了第一批納米機器人后,接下來工作就非常快速了。
上千艘半球飛船被批量生產出來,布置在異常區域的交界處,然后利用辛辛苦苦摸索出來的納米機器人生產工藝,大規模生產納米機器人。
從本宇宙中運輸原材料過去,通過投入大量的原材料,用納米機器人作為加工工具,開始生產宇宙飛船、衛星城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