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知力聳聳肩笑道:“沒有那么快,要真正進入,需要完成量子靈魂轉碼。”
“說起來,量子靈魂轉碼計劃進行到哪里了?”段藏鋒好奇的問道。
馬知力想了想,不確定地回了一句:“好像異區和本宇宙之間,已經實現了吧?”
段藏鋒查看了一下量子靈魂研究所的相關進度,才發現進度已經到了動物實驗階段。
靈魂其實就是暗子組成,屬于量子態的暗子組成,像段藏鋒通過替身機器人進入異區,其實他的量子靈魂依舊在身體中。
對于量子靈魂的研究,從新人類進入新紀元開始,就從沒有停止過,特別是隨著暗物質的發現,新人類最終確定了靈魂是由暗物質組成。
暗物質組成的靈魂,在一定程度上,又與生物的**息息相關,兩者處于相輔相成的關系。
失去**的“禁錮”,量子靈魂會解體為單純的暗子,就是俗稱的“魂飛魄散”。
一般而言,量子靈魂的**死亡之后,在60小時之內,量子靈魂和身體還有輕微的關聯在,這個時候采量子靈魂提取技術,可以將量子靈魂保存在計算機中。
當然如果**直接湮滅,那量子靈魂就會變成游離狀態的“孤魂野鬼”,可以維持完整性的時間,大概只有4~5個小時。
超過時間的量子靈魂,并不馬上魂飛魄散,而是隨著時間慢慢解體,這個時間可能持續幾個月左右。
這也是人類產生“宿慧”、“夢”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游離態的量子靈魂,會在和人類靈魂產生共鳴。
當然,現在由于新人類的生命層次已經進化,游離態量子靈魂很少可以靠近新人類,所以產生夢共鳴之類的情況,正大幅度減少。
不僅僅人類死亡后有量子靈魂,其他動物、植物、微生物也有,這也是為什么有人會夢到自己變成動物之類的。
……
在摸清楚人類靈魂的本質之后,新人類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發現了很多量子靈魂的特性。
比如量子靈魂的結構類似于暗物質嵌合體,本身和新人類的生物基因遙相呼應,兩者通過一種特定的共鳴,融合在一起。
那個特定共鳴的產生機制,就是之前黃明哲發現的“二態基因體系”。
量子靈魂同樣擁有類似于生物的基因,量子靈魂的基因,不是螺旋體結構,而是類似于球體結構,它們組成靈魂球鏈。
由于量子靈魂組成的暗子,其總質量非常小,在沒有辦法觀察暗物質的時代,靈魂的存在一直是一個爭議問題。
如果新人類想前往異宇宙,那就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量子靈魂,也就是“轉碼”。
這個過程就好比,兩個軟件的基本格式不一樣,要從甲軟件轉移數據過去乙軟件,那就必須將數據的甲格式,轉變為乙格式。
現在新人類面臨的情況,就是靈魂轉問題。
而**的克隆問題上,西姆?貝克和方歌等人,在5年前就完成了本宇宙—異區之間的克隆實驗。
而靈魂作為新人類的根本,現在的重要性,比**還重要。
身體沒有了,可以克隆。
靈魂沒有了,可沒有辦法克隆,至少現在沒有辦法。
動物實驗上,用了不少黑猩猩的靈魂,多次實驗下來,總是問題不斷。
這主要是異區的暗物質和本宇宙,存在非常巨大的區別,而新人類連本宇宙的暗物質,也不過是剛剛入門,更何況是規則不一樣的異區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