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60193年。
在天環宇宙島臨時停留了45年后,黃明哲帶著船隊繼續未知的旅途。
經過了三萬年漫長的歲月,船隊路過了19個宇宙島,橫跨了64.73億格,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們遇到了千奇百怪的事情。
剛剛從虛擬艙中蘇醒過來的李群,宛若隔世一般,靜靜地沉思了十幾分鐘,才踏出虛擬艙。
一邊漫無目的漂浮,一邊接收新人類近一百年來的發展情況,有探索宇宙島和其他大神文明的情報,有日新月異的科技和理論,也有社會文化的多姿多彩。
虛擬輪回的推行,確認壓制住規則同化的惡化,讓新人類沒有如同阿撒托斯那樣沉淪。
不知不覺之間,他飄蕩到了一處生態實驗小宇宙附近。
新人類的宇宙飛船,其實可以說是一個大型小宇宙,內部套著各種各樣的小宇宙、小空間。
他路過的生態實驗小宇宙,就是其中一種,專門用于模擬生態實驗,研究員們宛如造物主一般,操控著小宇宙的物理規則。
生態實驗小宇宙中,萬物皆在股掌之間。
一顆類地行星,黃沙滿天、礫石遍地,其中生物在惡劣環境下,發展出適應該星球的生命。
盡管沒有時間掌控時間科技,但是研究員卻可以加速類地行星的發展,正在技術稱為“粒子整體加速技術”。
粒子整體加速技術,就是強行加速該區域內的所有粒子,讓這些粒子的運動超越常態。
當前新人類可以做到的加速極限,是粒子整體加速3642倍,這個加速下,該恒星系一年就相當于過去3642年。
這個粒子整體加速技術,有利于很多生物實驗,作為造物主的新人類們,并沒有什么耐心,慢慢等待實驗生物按部就班的進化。
盡管使用粒子整體加速技術,相當于透支實驗品的生命,也會導致一些數據出現誤差,但是不可否認,粒子整體加速技術在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
觀看了一會實驗,李群返回了自己的專屬小空間。
……
此時船隊仍然高速向前航行。
下一個宇宙島,距離船隊還有4708萬格左右。
指揮官羅鋒已經進入虛擬世界中,接替他工作的人,是副指揮官江南熙,一個一絲不茍的中年人。
“江副,前方16973格附近,發現流浪小宇宙,該流浪小宇宙疑似人為操控。”偵察兵匯報道。
駕駛艙內,局部宇宙海圖上,一個紅色光點出現在江南熙眼中,根據多次追蹤的數據,發現該流浪小宇宙多次變軌。
按照一般情況,天然的流浪小宇宙,或者內部沒有強大文明的流浪小宇宙,是難以操控小宇宙變軌航行的。
一旦出現可以操控小宇宙變軌的跡象,那便意味著小宇宙被人為操控,而可以操控小宇宙的文明,通常是高級高階文明起步。
江南熙敲了敲桌子:“探測一下這個流浪小宇宙的情況。”
“明白。”
初子機器人向不遠處的流浪小宇宙發射過去。
……
流浪小宇宙內。
這個半徑436萬光年的小宇宙,內部充斥著固化組合起來的小空間,以及密集的物質和能量。
最核心的一個小空間中,一群豬頭人正在憂心忡忡的開會,在會議大廳的不少人,激烈的吵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