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親自在實驗設備中演示了一遍,當那個時間之環,靜靜地幽浮在四維通道中,一眾受邀科學家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
他們腦海中也在同步運轉著,試圖找出一條新思路,讓時間之環可以永久性存在。
段藏鋒也在安靜的人群中,對于張望等人的階段性成果,讓他倍感欣慰,上一次的大整頓,終于發揮出一些效果了。
“老師,您是正確的。”一旁的龔青杰,這下子更加羞愧難當了。
段藏鋒倒是沒有再發火,顯然也不想讓這個學生太沒有面子:“你還要學習的地方多著呢!我能幫你的事情,也就這么多了。”
龔青杰越發恭敬:“能接受老師的教誨,是我的三生有幸。”
“好了,現在你該思考的事情,是眼前這個時間之環。”段藏鋒擺了擺手。
在場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那緩緩流轉的時間之環,以及超態機器人和毀滅節點的速度差,讓所有人傷透了腦筋。
忽然一名科學家展開了一面虛擬顯示屏,在上面寫寫畫畫,似乎在計算著什么。
在那眼花繚亂的公式和推導中,段藏鋒很快就看出了一絲端疑,這名科學家的想法是逆向思維。
既然不能提升超態機器人的速度,那就反向操作,從毀滅節點的速度入手,嘗試壓低毀滅節點的速度。
不少人也是這個想法,這些人聚集在一小片區域,一邊各抒己見的爭辯著,一邊在虛擬顯示屏上手舞足蹈。
而張望等人,則時不時啟動實驗設備,嘗試降低毀滅節點的前進速度。
不過事情沒有那么簡單,連續嘗試了十幾種方案,都沒有辦法壓低毀滅節點的速度。
兩者的速度,仿佛是一種固定值。
面對這個死結,減速派一時間也是一籌莫展。
靜觀其變的段藏鋒,倒是淡定得很,他知道時間之環,在四維時空的生物身上,估計是普遍的結構。
如果不能收束時間,那就不是四維生物了,只有完成時間收束,生命層次才可以勉強稱為四維生物。
因為不能收束時間線的生物,在面對四維生物時,只能被動挨打,強如新人類也是無可奈何。
一個剪除過去節點,就足以讓一切三維生物徹底完蛋,只要沒有晉升四維,再強大也是螻蟻一般。
既然四維生物可以收束時間線,讓時間線上的自己凝聚為一,就代表眼前這個時間之環,并不是無稽之談。
無法成功維持時間之環,不是這個方案的方向有問題,而是在具體操作上,或者是基礎物理上的四維規則不完善。
3088研究所的論文,不僅僅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引發熱議。
其他時間節點中的新人類,也被這個方案吸引,投入了不在少數的科研力量。
陷入時間死循環中的新人類,仿佛有無窮無盡的時間,但是緊迫感卻一直籠罩著全體新人類。
無論是在新紀元351萬年的四維之眼,還是正在覆滅一條時間線的未知敵人,都深深地刺痛著新人類。
不晉升四維,終究是螻蟻。
這就是此時新人類的真實寫照,時空蛙跳計劃并非沒有代價,時空人格綜合征、各時間線的割裂,對全體新人類的影響,也日益嚴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