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了277年,三支逃亡船隊終于擺脫了藤林帝國、耶米東和永恒古地的追殺。
經過船隊的高層集體討論,決定暫停逃亡,在附近尋找合適的區域,作為臨時根據地。
經過這些年的高壓逃亡生活,其實很多新人類的心靈,都非常疲憊,選擇休整也是一個明智之舉。
另外戰委的戰略分析部門,也給出了一個考慮,那就是繼續航行的風險,前方的未知,可能有比藤林帝國還可怕的存在,顯然新人類不會不明白。
在綜合考慮后,選擇在附近建立根據地,是目前最正確的選擇。
第一逃亡船隊。
幽靈特工們操控著大批探測器,向周圍仔細地探測過去,在探測的同時,還在沿途布置被動式警報器。
經過這么多年的革新,被動式警報器的綜合性能提升了非常多,上面的感應觸發的靈敏度、偽裝技術、通信技術,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一開始,藤林帝國他們還可以發現這些警報器,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在近三十年來,警報器已經很少被對方發現。
出于回歸故鄉的想法,以及監控藤林帝國等文明的作用,戰委和幽靈共同合作了“回流計劃”。
將大批探測器,秘密隱藏在時間線內部,向新人類時間線叢的方向潛行,一邊潛行,一邊在沿途布置被動式警報器。
而回流計劃的最終目的,就是重新打造出一條隱蔽的情報網絡,可以監控藤林帝國等文明,為日后新人類的回歸,做好前期準備。
由于技術升級的支持,回流計劃執行得相當順利,將情報觸手重新滲透回了新人類時間線叢附近。
而且還通過跟蹤藤林帝國、耶米東和永恒古地的艦隊,向這三個文明的控制區蔓延過去。
將目光轉向逃亡船隊這邊。
經過一番仔細偵察,三支逃亡船隊找到了合適的臨時根據地,開始秘密打造這里。
對于臨時根據地的建設,新人類是本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只有要求可以休整一段時間,然后保證根據地的隱蔽性即可。
至于其他的功能,最多就是安排科研基地之類,除此之外的設施,則是能減則減,因為新人類不想浪費時間。
經過多重偽裝后,臨時根據地就潛伏在附近的一片時間線叢中,就算是高等四維文明也很難發現這里。
除非有人攻擊這里,不然要發現這里的異常,可能性相當小。
科委的臨時研究基地內部。
魏風和段藏鋒等人,也開始靜下心來,幾百年的逃亡,他們可是拼了老命在研究。
“終于可以松口氣了。”段藏鋒放下一份科研項目調整表。
魏風則目光平靜,他淡淡地說道:“其實壓力也是一種動力,每一次戰爭或者危機的爆發,都會催生出大量的科技。”
“那倒也是,沒有生存壓力,確實容易讓人產生惰性。”段藏鋒也是百感交集。
智慧生物是一種非常矛盾的生命,他們不像其他生物,智慧不僅僅代表了文明,也代表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變化。
就如同公元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整個社會看起來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實際上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其實是停滯不前的。
計算機技術、噴氣發動機、核技術、航空母艦、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基因工程、電動車等一系列技術,都可以在二十世紀中葉找到原型。
而催生這一切技術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冷戰,二十一世紀不過是在吃老本,根本沒有出現跨時代級別的科技進步。
一個可控核聚變技術,搞得半死不活;芯片制造技術,也差不多走到摩爾定律的死胡同;載人航天技術,那就更別提了,直接出現了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