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幽靈特勤局第三總部的陸耀華,接到了孟書義的指令后,加上他自己也非常好奇,便專門組建了一個調查組。
親自掛名管理這個調查組,該調查組由30名幽靈特工組成。
調查組的辦公室內。
陳列著一排排儀器設備,半空中幽浮著虛擬顯示屏。
其中10名幽靈特工,親自操控著上百臺探測器,向事發地點快速逼近,經過半個月的潛行,探測器終于來到了目標附近。
在距離目標5萬標準度附近,這些探測器暫停了下來,然后幽靈特工操控著探測器,開始分頭行動。
他們并沒有一開始就急匆匆進入那片時間線叢,而是選擇打造一處秘密基地先。
盡管探測器的主要功能的探測,卻不代表不能用于其他,科技發展接近四維文明,探測器上面的功能很容易轉變。
秘密基地不到三天時間,就被設立在附近的另一片時間線叢內部,隱蔽級別和根據地比,也是不遑多讓。
這個秘密基地的功能,有通信中繼站、探測器加工廠、特殊儀器制造廠和超算輔助中心的作用。
有了源源不斷探測器補充,幽靈特工們終于開始下一步計劃,調動探測器向那片時間線叢航行,其速度顯得慢悠悠,主要是為了探測仔細。
實時數據不斷傳送回來總部,調查組組長戴北河,轉過頭吩咐技術型幽靈特工,對于這些數據進行全面解析。
隨著探測器一點點深入,傳送回來的數據,也越發多且異常。
從事技術分析工作的幽靈特工,不少人已經有上百萬年的從業經歷,其中最資深的張越,拿到這些數據后,便聚精會神的投入分析工作。
分析工作并沒有太順利,有些數據還是第一次發現,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難題。
面對這些陌生的數據,張越也沒有一味地死磕,而是發揮新人類的內部合作機制,將一部分新發現的數據,發給科委的相關研究所。
在科委的幫助下,不少陌生數據都初步被解析出來。
不過這個時候,辦公室內的戴北河,卻臉色不太好。
因為他們的第一批探測器,有超過85%左右被摧毀了,剩下的探測器,也是處于岌岌可危的局面。
“張越,你們有沒有發現有用的情報?”
整理了一下已經出來的分析結果,張越想了想回道:“從一系列相關研究中,探測器極有可能是被那種藍色霧氣摧毀的。”
“就是那些到處亂竄的藍霧?”
“嗯,在目前的分析結果中,藍霧的物理性質非常奇特,有點像我們之前人工合成的時間結晶。”
聞言戴北河一愣,隨即追問道:“你確定?”
“是科委那邊的分析結果,暫時還沒有確定,那個研究所希望拿到一份樣品。”張越也不敢打包票。
戴北河點了點頭:“我同意,準備從外圍截取一部分藍霧。”
第二批探測器隨即出發,向死寂的時間線叢航行過去,當這些探測器快抵達邊緣時,第一批探測器已經全軍覆沒了。
來到邊緣區域,其中10臺探測器,便脫離大部隊,擇機從那些稀薄的藍霧中,嘗試截取一部分。
只是接下來的事情,有些事與愿違。
10臺探測器在捕獲了藍霧后,正打算撤回來,便接二連三出現問題,直接癱瘓在半路上。
“組長,那些藍霧的滲透力太強了,而且可以輕易腐蝕時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