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壓力山大的張越,和之前幾個合作的研究所,對于那些數據,展開了仔細分析。
這一批數據,是新型探測器在藍霧時間線叢核心區獲得的,里面隱藏著大量陌生的新數據。
經過15年的深入研究,幽靈特勤局和各個研究所,也初步將這些數據摸清楚了。
張越通過投影,來到其中的研究所,一到這邊,他便開門見山:“李博士,你們這邊的情況如何?”
“你來得剛好,我這邊有一個好消息。”該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李天陽,一邊說一邊打開虛擬顯示屏,將一份資料調出來。
來了興趣的張越,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份資料上,看了片刻,上面的內容,讓他感到驚喜不已。
“你們竟然完成了。”
“還真多虧了那些數據,不然沒有那么快。”李天陽沒有居功自傲。
這個研究所研發的技術,是關于時間結晶的合成技術,研究這一類型技術的研究所,其實不在少數。
而李天陽等人,采用的方式,和之前的時間結晶合成技術不太一樣。
他們的方案,是采用藍霧合成時間結晶,這種方式合成的時間結晶,盡管沒有初代時間結晶合成技術的原材料廣泛,卻有一個非常好的優勢。
將藍霧轉變成為時間結晶,其生產的效率提高了好幾個量級,只有藍霧數量足夠,便可以大規模生產時間結晶。
之所以可以做到這種提升,那是因為時間結晶和藍霧,在本質上,是同一類型的物質。
就好比用聚乙烯合成塑料產品,和用水、二氧化碳,合成塑料產品,兩者的難度絕對不是一個級別。
其實合成時間結晶的難度,就像氫原子合成鐵原子;而通過藍霧合成時間結晶,就像從鐵礦石冶煉鋼鐵。
對于這個技術的突破,張越自然是樂見其成,這不僅僅標志著時間結晶的產量大增,也意味著可以調配更多的時間結晶,用于打造新型探測器。
“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利用藍霧秘密基地,打造一批時間結晶。”張越摩拳擦掌起來。
而李天陽也是迫不及待,這個技術研發出來,自然是要投入使用。
有了幽靈特勤局的配合,戴北河等人操控著藍霧秘密基地,開始利用藍霧時間線叢外圍的藍霧,合成了一大批時間結晶。
這一大批時間結晶,只留下十分之一,用于打造新型探測器,剩下的全部運送回第三根據地。
用了充足的時間結晶,大批新型探測器被制造出來。
戴北河終于放開手腳,加大探測藍霧時間線叢核心區的力度,希望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數據,促進對該區域的研究工作。
有了大批新型探測器后,幽靈特勤局對于藍霧時間線叢核心區的探測,果然再次獲得了大量新數據。
而張越聯合各個研究所,繼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早日破解其中的秘密。
時間又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35年。
這個時候。
科委內部,出現了一件大事。
距離上一次新人類根據地的設立,已經過去了156年時間。
而魏風等人,之前暗中密切關注的林斌實驗室,被學術審查局調查出一大堆問題。
其實最核心的一個問題,還是林斌這個家伙自己作死,他信誓旦旦保證在一百年內,就可以讓超時空穿梭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實現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