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的訪問船隊。
孟書義組織了幽靈特工,也對周邊的時空規則,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勘探。
得到數據,和本土一模一樣,這進一步證明常數異常的波及范圍,已經在整個法空時空蔓延著。
而幽靈特勤局總部,對于其他區域的情況,也進行了一次秘密調查,同樣印證了常數異常大范圍。
明白了失控病的原因,科委根據那三個常數的異常,迅速拿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既然外部環境的規則出現了改變,那科學家們的方案,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打造一個局部小環境,將新人類和大環境隔離開來。
盡管這個方案治標不治本,卻是最快的解決方案,可以暫時緩解新人類的內部問題。
各種類型的小環境相同,被研究員們設計出來,然后由服委屬下的工業部門,統一安排各個分部、基地和飛船安裝。
不到半個多月,新人類內部的失控病爆發,終于被壓制下來。
科委的人類基因研究院。
方歌正和老師黃明哲,在討論著一些問題。
“老師,這一次的失控病,我們需要重視起來。”
黃明哲看著眼前的基因圖譜,沉思了片刻后:“這一次的失控病事件,確實應該反省和警醒,我認為未來的基因進化路線,應該走高速適應的方向。”
“高速適應?老師的意思是,走那種生物文明的路線。”方歌若有所思的說道。
黃明哲感慨道:“維度也好,生命也罷,都處于一種動態變化之中,在沒有頂凌絕頂之前,我們都需要小心謹慎。”
“那倒也是。”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高速適應,后果可能非常嚴重。”黃明哲言語之中,帶著一絲擔憂。
方歌理解這種擔憂,這一次的失控病事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如果對方修改的常數,不是這種輕微影響,而是那種滅絕宇宙級的修改,那新人類可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對方徹底毀滅。
這種可能性非常大,一時的好運,卻不代表永遠都一帆風順。
“那老師您有什么好建議?”
黃明哲想了想:“一個小建議,將新人類的基因序列,進行重新調整,調整成為三部分。”
“三部分?”方歌有些好奇。
黃明哲解釋道:“之所以分成三部分,那是因為其中涉及到穩定與適應的平衡,以及讀檔的設計。”
這下子方歌聽明白了,也知道黃明哲這個建議的內在原因。
新人類文明是一個綜合性科技文明,而不像單純的生物文明,所以必須保證穩定和適應的平衡。
具體而言,就是將基因序列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基本基因(通常不變)、適應基因(高度活躍)、原始基因(讀檔備份)。
這個設計思路,主要運行機制是這樣的:
適應基因時刻處于高度活躍狀態,對于外界的規則變化極度敏感,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就隨著外部規則的改變而改變,以生存下去,為第一準則。
而基本基因,則是人類基因序列中的基本盤,用于維持人類的本我,以及絕大部分的靈魂。
這一部分的基因,就是吸收適應基因的良性突變,避免進化太快,而導致自我的喪失。
最后的原始基因,這一部分的存在意義,則是一個備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