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加入時間線衍生的概念,這個可能性會進一步提升。
因此探測器進入嘆息之墻,超過25億倍時間流速后,時間共鳴和勾連,發生的概率是呈現直線上升的。
要避免這個可能,有兩個方法。
第一,從根本上解決,直接修改宇宙規則,禁止時間共鳴和勾連。
第二,想辦法中和這種可能,將大概率事件,變成小概率事件。
第一種方法,李劍鋒還有自知之明,憑借新人類目前的科技,無異于癡人說夢話。
現在他只能想辦法,將時間共鳴和勾連的可能性,從大概率事件,變成小概率事件。
來到研究院的研發基地。
一排半成品探測器,陳列是加工場地上,研究員三五成群的忙碌著。
李劍鋒直奔一個小組,那是負責小環境系統的科研小組。
“烈俠,你們進度到哪里了?”
何烈俠轉過頭來:“院長,我這邊還是沒有太多成果,昨天剛剛和黃明哲院士交流過,小環境系統到瓶頸了。”
“這樣嗎?”李劍鋒翻了翻該科研小組的日志,果然小環境系統的改進工作,目前陷入了停滯階段。
對于這種情況,李劍鋒也是無可奈何。
科研項目進入瓶頸,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新人類晉升高等四維文明后,這個情況就越發明顯起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他們的身份有關系。
新人類原本身三維文明,升維成功后,晉升高等四維文明,或許沒有什么難度,幾乎是水到渠成。
但是升維成功的文明,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維度排斥性,導致新人類很難完美掌握時間規則,在晉升頂級四維文明過程中,難度是本維度文明的無數倍。
現在新人類的情況,越發印證了這個情況。
很多科研項目,都先后進入了漫長的瓶頸期。
何烈俠小組和其他幾個科研團體,在小環境系統上,就是這樣一個情況,無法獲得以前那種跨越式發展。
李劍鋒安慰道:“慢慢來吧!只要堅持不懈,總有收獲的。”
“院長,下一次測試我有一個提議。”
“說說看。”
何烈俠說出自己的想法:“既然單臺探測器,容易被時間侵蝕,可不可以采用集群式探測器,一旦其中一個出現問題,直接拋棄有問題的子探測器。”
“這個方案?”李劍鋒思考了幾秒鐘。
采用這種方式,確實可以降低時間侵蝕的概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探測器的深入距離。
他沒有否定,讓何烈俠做一個具體方案,準備在下一次測試中,測試一下集群式探測器。
得到認可后,何烈俠小組的三下五除二,就拿出了一份具體方案。
這個方案在技術上,基本沒有難度。
和公元時代的飛艇技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利用子集體來代替單體,就算是其在一部分子體出問題,也可以保證整體功能。
很快第一臺集群式探測器,就被研究員們改造出來,開始準備測試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