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壩很高興,連續扳回兩個局點,只要再拿下一球,他很可能實施破發。
他站在了左半區底線中點后一步的位置,準備接發球。
一般網球運動員,在接球的時候,最后對手拋球擊打前的瞬間,雙腳會不斷交替運動,以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
但李壩沒這個動作,他就是站在那里,鎖定了球,然后在第一瞬間啟動第一步。
“他的第一步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我指所有的站立項目,甚至包括百米。”天空電視臺,大威這時說道。
“這么快?”比爾和布斯驚訝地道。
左半區,即二區,這時費德勒擊打。
平擊球,要了內線,角度很大,球速相對很快,極具穿透力。
沿著底線,李壩全力啟動右翼第一步,側身正手抽擊,將上升途中的球抽了回去。
他這次的回球非常快,拉了一個正手斜線,拉到了對手剛才發球的位置。
回球的球路有幾種,先分一區和二區的回球,又分斜線直線,再各分正反手,即八種球路。
所謂的斜線,就是一區拉一區(對手的一區),二區拉二區,拉對角。
所謂的直線,就是一區拉二區,二區拉一區,拉對面。
八種球路,即一區的正手直線和正手斜線,一區的反手直線和反手反斜線,二區的正手直線和正手反斜線,二區的反手直線和反手斜線。
費德勒剛向中點移動,一看球路,趕緊回頭轉身,這時球觸地反彈,他反手一切。
隨著削球的動作,他的身體也立即跟著慣性,重新轉身,撲向了中點位置。
“注意他的反手削球與正手的配合打打,這是他很經典的打法。”
李壩在接發球之后果然地開始搶網,看到對手的反手削球,這時他的腦海中閃過張德培給了他分析資料。
球拋起,越過球網,落向網前一米多的位置,最高點居然在費德勒這邊,可見他的削球真的無與倫比。
球的落點離發球線有四米,離底線有近十米,反彈并不高,李壩沖到網前,正手挑高球,將球挑了過去。
球落點在半場,費德勒趕上兩步,在球下落的途中,回了一記兇狠的平擊球。
這是他的拿手技,也是他對付納達爾的絕技。
他打納達爾其實不占優勢,納達爾的上旋球打得太好了,但他還有這一手平擊球,往往能打得納達爾措手不及。
這個半場的平擊球又快又透,瞬間從李壩左側閃過。
但就在這時,李壩做出了最快的反應,千萬次的捕蠅訓練,讓他形成了最強的捕蠅本能,瞬間反手格檔,準確地將球接了回去。
不過這時他感覺到了內置蒼蠅拍的壞處,那就是持拍擊打的控制力不足。
如果當初他選擇外置蒼蠅拍,現在肯定會更適應網球運動。
這個回球,擦網彈起,變成了一個半高球,然后被費德勒趕上來打出了一記高壓球。
這下李壩的反應再快也來不及了。
“4:2,一局結束,第1盤局數1:0,費德勒領先。”主審喝道。
張勝在直播間解說道:“今天費德勒的狀態真好,一發全部成功,居然沒有一個二發。”
童可新笑道:“鐵錘的技術弱點還是存在的,還很粗糙,要不會這一局未必不能破發。”
換邊,比賽繼續。
李壩挑了三個球,來到了右半區,準備一發。
這一次,他的發球位置有了變化,以前是一尺之后,現在站到了底線后,和其他人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