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比賽開始,納達爾的發球局。
納達爾185公分,85公斤,左手握拍,雙手反拍,納式上旋,是北京奧運網球男單的冠軍,目前手握7個大滿貫頭銜,其中有五個法網冠軍,今年剛奪得法網的第五個冠軍頭銜。
他屬于底線防御型球員,相持能力極強,移動能力極為出色,屬于打不死的小強。
但他的發球屬于他的弱點,ACE球很少,全世界百名開外,而且不太穩定,面對李壩強大的保發能力,他的保發壓力就被放大了,簡單說就是一局都不能丟,丟了就可能輸掉比賽。
所以現在,他發球的時候就非常慎重。
右半區,一發準備。
“砰!”
外角,上旋球。
球速202公里時速,這是納達爾的常規一發球速。
網球的發球有四個標準,球速、旋轉、變化與角度,納達爾只缺球速,其他三個標準都是不錯的。
他的一發平均球速也就二百上下,和小威這樣的頂級女子球員差不多,所以為了彌補球速的不足,他會追求角度和旋轉。
他的一發,會經常發出大外角加旋轉,這樣能將對手引出場,達到充分調動對手的目的。
這一球也是,李壩橫跨一大步,一步踏在了邊線才完成接發。
他采取了德約的接發技術,在球觸地反彈的上升途中,正手快帶。
這種接發技術,他沒有德約的那種柔韌性,但神經反應速足夠了,而且他有德約沒有的長胳膊,也有德約沒有的精準擊打能力,所以用得也像模像樣。
這次張德培給他的戰術是,像羅迪克學習,力爭一板打死對手,能一板打死,絕不留到第二板。
原因很簡單,他的技術雖然有所長進,但面對這些最頂級的網球手,別說這點長進,他就算再練十年的網球,一樣趕不上他們。
所以他只有立足于他的強點,那就是發球,然后再通過這種搏殺,來爭取破發機會。
一旦無法快速搏殺,進入相持后,他輸掉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
所以通過快帶完成接發之后,他立即實施了搶網。
納達爾就是底線防御超強,他絕對不能在底細和他打相持,只有上網才有一板打對對手的機會。
但他低估了納達爾的實力,納達爾回了一記正手上旋球,球并不高,是專門對付他這種上網截擊的擦網球。
球擦著球網過來,然后迅速下降,這樣就能避免讓他打出恐怖的高空截擊球,也無法打出制勝的平擊球,只能在球網以下的高度接球,用上旋拉回去,沒什么殺傷力,失去了主動性。
李壩在前場(發球線以前)勉強拉出上旋,將球拉回去,這就談不上什么質量了,以他的技術,能在前場拉回去不出界就不錯了。
納達爾再次用上旋拉了回來,沒拉底線,還是擦網球。
這次李壩拉上旋,下網。
只用了這兩個回合,他就見識到了納達爾上旋球的厲害,根本不給他網前截擊的機會。
最終這一局,納達爾順利保發,輪到了李壩的發球局。
右半區,一發準備。
隨著發球技術的進步,李壩今年的發球都采取了跳發。
也即是向場內拋球,然后向前起跳兩尺,也就是半步距離,沒有去年跳的高,只起跳一尺左右,對他來說沒有難度,威力稍差一些,但可以常規使用,他這次溫網主要就是這種跳發球。
這種跳發,已經成為了他的標志性技術動作,就和納達爾的納氏上旋一樣,被媒體稱為李氏跳發。
“砰!”
平擊。
這種跳發,全是威力強大的平擊,因為有足夠的擊打高度,不需要上旋球來控制落點。
而且他也不追求角度與變化了,就是最純粹的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的發球就是以快制勝。
“砰!”
球觸地反彈,從納達爾身邊劃過,瞬間撞在了六米后的擋網之上,他沒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