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幾位,大家靜一靜,靜一靜,大家聽我說。”
研修生公寓里,二十位研修生擠在一起,邵大偉就站在了凳子上,“大家聽我說啊,札幌的平田社長,答應我們二十位研修生成立我們的技術小組,研發超級干爽型啤酒!”
“大偉,你說明白了,什么叫我們的技術組?”
“對啊,我們沒有錢也沒有設備……這活兒怎么干?”
“這事韓領隊知道嗎?誰來牽頭?”
“好還學習不了,我們是來給日本人搞技術的還是來學習的?”
“對嘛,拎不清輕重,分不表主次嘛……”
……
邵大偉一句話,引來不下十句話,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中國人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是條蟲,這群人里,也不都是一個心思,說到牽頭,更是誰也不服誰,誰在國內廠里還沒有個職務嗎?
“當然是秦東社長帶領我們干,”邵大偉倒看得開,“秦東研發出酶法糖化技術,清爽型啤酒獲得金獎,當然是他原牽頭,日本人也答應了,我們可以用他們的實驗室,錢和物,日本人提供!”
“日本人這是為了什么啊?”有人就問道。
“還不是想借我們的智力。”有人就指指自己的腦子。
“得了吧,就你那腦子,跟漿糊似的,”邵大偉就嘲笑道,
“去你的。”這位研修生就不愿聽了,他一腳踹倒凳子,邵大偉馬上蹦到了一邊,可是他也不生氣,仍是沒心沒肺地笑著。
“對啊,”有研修生就看不慣此人的做派,也附和邵大偉道,“人家看中的是秦東的腦子。”
“那也得韓領隊同意。”此人道,大家都沉默了,研修生出國研修不是個人行為,是需要領隊批準的。
“對了,忘了告訴大家了,日本人的隊伍仍然保持,我們與他們展開競爭……看誰先贏!”邵大偉扶起凳子,笑瞇瞇道。
這下可炸鍋了。
“我們不是來學習的嗎?怎么還跟人家比賽起來了,我們廠的設備還是人家日本的……”
“是啊,人家的設備多先進啊,人家的工藝多發達啊,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嘛……”
“我聽日本老師說,全日本都在研制超級干爽啤酒,沒有一個成功的,我們不是做無用功嗎?”
“對啊,札幌啤酒都研制三年了,我們從零開始,比不過人家,是有點丟人啊……”
炸鍋的不止是研修生們,韓溪河聽到消息也炸了鍋。
平田康之社長提出來,要讓秦東帶領十九名研修生搞啤酒,與小泉帶領的技術隊伍展開競爭。
他很快把消息匯報到國內,中日青年友好協會又匯報到全國團委,因為涉及到技術問題,問題直接又捅到了輕工業部。
蔣遠平迎面正碰上團委管平潮,見他拿著一份傳真急匆匆走來,就笑著攔下他。
“你那個小師弟啊,在日本學習也不安生,要跟日本人比試技術,開發什么超級干爽型啤酒……”管平潮很是無奈,國家團委的人找到他,他也急了,這不,正要跟食品工業局的王局長匯報呢。
“好事啊,讓日本人也見識一下我們的技術水平。”蔣遠平笑了。對于秦東的技術水平,他沒有見過,可是他知道,秦東的研制的清爽型啤酒獲得食博會金獎。
梅毓秀也評價他是百年一遇的啤酒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