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鐵路職工總數達200萬,是最大的國企。鐵路也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共和國的長子。因此,社會對鐵路系統冠以了一個不大不小、不雅不俗、不貶不褒的別號——鐵老大。
看著屋里煙霧騰騰的樣子,秦東就知道,肯定是在鐵老大跟前碰釘子了。
見到他,周鳳和咳嗽著就站了起來,“小秦,回來了?”周鳳和笑著握住他的手,就象他從未遠離一樣。
“昨天下的飛機,今天在國家團委開了個座談會,正式劃了個句號,”秦東不由也咳嗽起來,周鳳和不抽煙,屋子里的煙全是陳世法一個人抽的,“陳廠長。”
陳世法臉上的皺紋松動了,他象長輩一樣看著秦東,“還沒吃飯吧,我跟周書記也沒吃,”他抬手看看手表,“這個點了,飯館也關門了,我們就湊合搞點吃的,對付一下吧。”
這個時間,只能吃方便面了,陳世法和周鳳和是坐火車來的,武庚是坐著吉普車來的,高虎與開吉普車的小劉趕緊出去買方便面,“我這里還有雞蛋……”周鳳和轉身從包里拿出一個塑料袋,里面的雞蛋卻都擠破了。
“你姐讓我帶的火腿腸。”武庚也拿出自己的吃食,剛剛進入九十年代,廠里人出差還是習慣于從家里帶東西,“嗯,還有一個帶魚罐頭。”
陳世法不聲不響地也拿出一個塑料袋,里面是油炸花生米,四人拖了一張小桌子,轉眼間竟湊出四個菜來。
“老陳,周書記,喝點?”離開秦灣,武庚就很隨意,“我看了,旅館里有啤酒。”
高虎卻不用秦東吩咐,到后備箱里搬上一箱嶸啤,“不,我們今天就喝這份啤酒。”陳世法阻止道,他指指司機小劉手里的沈南啤酒。
“沈南啤酒賣上了火車,”周鳳和笑著解釋道,“我們省啊,現在七十三家啤酒廠,能上得了火車的,除了沈南啤酒,還有孔孟啤酒……”
孔孟啤酒?就是李學斌那家啤酒廠?秦東曾經給幫助他們解決過瓶蓋的問題,師兄董青鯤也被他推薦給了孔孟啤酒。
嗯,這兩年,李學斌的步子邁得挺大嘛!
高虎也不用酒啟子,借著桌角就打開了六瓶啤酒,秦東喝了一口沈南啤酒,他看看陳世法,陳世法果然說道,“哪趕得上我們嶸啤?”
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啤酒也不例外。
全國八百多家啤酒廠,全省七十三家啤酒廠,如果讓哪個廠長說,別人家的啤酒好喝,他自己這一關就過不了。
“沈南啤酒近水樓臺先得月,省內的啤酒廠除了秦啤,沈啤是個對手……”陳世法接過高虎剝好火腿腸,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沈南啤酒,似乎在咂摸著啤酒的滋味。
今年,省內外所有的啤酒廠都象商量好了似的,卯足了勁抓生產促銷售,好象都在追著趕著把去年的虧空彌補回來。
1990年上下半年,我國經濟的發展基調也不一樣。前8個月,國家全力整頓過熱經濟;9月,隨著第11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成功召開,開放發展重新啟動。
但在這一年,茫然之中,僅有少數人能從動蕩中看清趨勢。
現在雖然是市場經濟了,計劃仍然沒有完全退出,各地的計委仍然下達著每年的生產計劃,要超額完成計委下達的任務,完成當上上交的利潤,有眼光的廠長就都盯上了火國,盯上了春運。
“前年春節,40天的春運中,全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送了8億人次的旅客,其中絕大多數是坐火車,”周鳳和鳳沒有筷子,用手拈起幾粒花生米,“小秦你看。”他從床頭上找到了一張報紙遞給秦東。
他是有收集舊報紙的習慣的,去年的春運,較前的又增加了5000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達2000萬人次,那今年的人次絕對不會少于8.5億次,坐火車的人就要占了大約6億或者7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