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主落座,蔣遠平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而秦東的位置緊緊挨著何宏圖。
“何先生是華僑?”秦東笑著問道。
“我是華僑,”何宏圖笑著答道,從握手到現在,他也在不斷觀察著這個地方來的副廠長,只見他對聽鸝館的菜品沒有半點艷羨留戀,對滿座的廳局級干部不卑不亢,這很讓他欣賞,他更加堅信,今晚把秦東邀請到這里是正確的,“可是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我是在大陸長大的。”
這一點,秦東知道。
今年4月,這位身材高大、臉龐飽滿的44歲印尼華裔商人來到了中國。他可能是最早從南巡講話中讀出商機的外籍企業家。
如果用一句英國諺語,他可是含著銀湯勺出生的,他的背后有一個顯赫的家族,他是印尼第二大財團、銀光集團董事長的次子,何家當年靠販賣椰干和食用油起家,成就10億美元的家產。
印尼華商的崛起,大多與政府主政者有絲縷關系,所以也特別注重維系與官方的互動。
或許正因為如此,60年代初,他被送到了紅色子弟云集的北京26中就讀中學,何宏圖參加過紅衛兵,還短暫地到山西農村下鄉插隊。
30年后,當他轉戰中國的時候,那些已經當上了領導職務的學兄學弟們自然為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宏圖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他是剛剛回國。”李軍主動跟蔣遠平介紹著何宏圖的基本信息。
其實不用介紹,秦東也知道,為了實施他的進軍中國策略,何宏圖收購了香港股市一家名叫紅寶石的日資虧損公司,將之易名為國策,自稱“配合中國改革開放策略”之意。
國策公司除了何宏圖以30.5%控股之外,李嘉誠的和黃公司、銀光集團及美國摩根士丹利等大證券商也是重要股東,此外,他還與日本的伊藤忠財團等也有很密切的關系,其資本背景十分復雜。
很顯然,那些隱身在背后的資本大鱷們都想靠何宏圖的突擊,獲取利益。
“宏圖進入中國,為我們改革開放事業添磚加瓦,我們這些老同學是歡迎的。”李軍掃了一眼秦東,如果擱平時,秦東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無論地位和級別甚至所處的層次,都相去甚遠,遑論家庭的影響。
“我是青聯常委,知道小秦。”李軍輕描淡寫道,一句知道秦東,仿佛是他給了秦東天大的面子。
蔣遠平卻明白李軍這些人的做派,話雖然說得輕省,可是在他們這些人心目中,已是給了秦東天大的面子。
“所以,我讓老王請你們師兄弟一起過來,”他舉起酒杯,單敬蔣遠平與秦東,“遠平,我們以前常見面,但沒有深交,后面補上……”
三人把酒喝掉,何宏圖看著他們杯中的啤酒,似乎很是感慨,“大家還記得吧,以前喝啤酒,不是這么暢快的,夏天能喝到一瓶啤酒,簡直是一種享受……”
他這樣一說,大家就都笑了,啤酒緊缺的年代,似乎離去的并不遙遠。
何宏圖親自給秦東布菜,沒有一點架子,“我是成長在60年代動蕩的中國,如果我還是留在中國大陸的話,現在大概最多可以當個人民公社副社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