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這條“金融洋車”,石城啤酒真的可以起飛!
“德國人有技術,有管理,有設備……我傾向于跟德國人簽合同。”
石城的常委會開到了深夜,仲星火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
“他們才拿三千萬人民幣,就要拿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是不是太多了!”有常委提出異議。
“何宏圖愿意出資960萬美元,他只要不到百分之五十三的股份。”書記也在計算著,他似乎更愿意與何宏圖聯姻。
“技術入股,這也應當算在里面,還有,他們答應引進的兩條生產線,”張玉奇是站在仲星火一邊的,“并且,他們答應,合資以后,每年派顧問常駐石城,協助我們搞好管理和技術工作……”
討論來討論去,還是云海的楊副市長支持了仲星火的意見。
“德國是啤酒之國,我們需要借助于他們的技術和設備……何宏圖不可靠,意向性協議說撕毀就撕毀,對此人要謹慎。”
這是云海領導的意見,石城自然要聽從。
“那就快簽合同,免得夜長夢多。”
秘書給兩位領導泡了兩碗方便面,張玉奇就開始催促仲星火,他是從云海下來的年輕領導,如果石城啤酒與德國人合資,這也是他的政績,對他將來的仕途也有好處。
并且,在他看來,與西歐的合資要比與新加坡的合資更能出彩!
……
有了張玉奇的鼎力支持,合資事項進展得很快,這真的是一個奇妙的年代,敢想敢干敢為,十月中旬接到德國人一行,十一月中旬,開始供暖的時節,馬上就要與德國人簽合同了。
清晨,初冬的清晨,仲星火哈了一口氣,熱氣立馬變成了白氣。
“二斤油條。”他笑著走到一個油條攤前,油條是用馬連草捆扎的,這種草很長,曬干后可以當簡易的繩子用。
這些日子,他不再失眠,而且牙口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他觀察著大街上的行人,大都操著石城話,那些一口秦灣腔調的人越來越少。
高興地吃了油條,又喝了妹妹從鄉下捎過來的羊奶,渾身熱熱乎乎地來到廠里,“把孫惠芳叫過來。”
不得不說,仲星火老廠長真是個厚道人,明知孫惠芳是秦東推薦進廠的,就是兩家啤酒廠搞到現在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也沒有借故開除孫惠芳,反而看中她的聰明勤快,把她提拔成了工會副主席。
“新鳴他們昨天就回秦灣了。”孫惠芳老老實實道,“羅玲羅科長也回去了……”
“噢,為什么?”仲星火悠閑地喝著茶水,果然,一切都不出他的所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說是你們跟德國人合資,他們啃不下這塊硬骨頭了,就都回去了。”孫惠芳也很尊重這個老廠長,她也是廠里的干部,一切都實話實說。
“好,下個禮拜,我們就跟德國人簽合同!”仲星火最后下定了決心。
可是,克麗斯塔一行還在德國,仲星火毫不猶豫,“把他們從德國請過來,我們出機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