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書記,您好。”秦東笑著握住于國聲的手,“歡迎領導視察指導。”
“我不是視察,也不是指導,”于國聲幽默道,“我是來學習的,我學習有心得,還要組織全市的機關干部和廠礦企業也過來學習。”
秦東笑了,把于國聲迎進會議室,于國聲打量著一把把歸位整齊的椅子,“嗯,好,好習慣是養成的,也是管理出來的,聽說你們內部有一份報刊,拿過來我看看。”
“我們這份報刊,最大的特點是每期都有批評,都是批評的領導干部。”
噢?
于國聲看一眼這個年輕的總經理,很感興趣。
他接過秦東雙手遞過來的報刊,“坐,你們都坐,別站著了。”一邊說一邊翻開了手里的刊物。
張勁光:別人能做到的你為什么做不到
梁海云:你犯了個大錯誤
雷明文:拖著走也不走
杜小樹,能抓住0.5次機會?
……
于國聲笑了,大家給領導班子提意見,不是拍馬屁,是真提真說。
“被點名批評的都是干部,這也是我們百分之八十原則的體現,”秦東坐在于國聲的旁邊,“其實,我們每一級領導,你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我們都有詳細的規定,下屬犯了錯誤,在我看來,有他自己的責任,最大的還是領導者的責任……”
“這些任務層層分解,從硬的角度講,他會分解到每個季度每個月,分解到數字上面,從軟的角度講,它會滲透到每個企業職工的頭腦里,心坎里……”
“這叫入腦入心。”于國聲笑著插了句,“這個滲透的過程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看來你們做到了,這是制度的力量,也是管理的力量。”
“秦總,于書記還沒有吃飯。”秘書小聲提醒道。
“那請于書記到我們食堂,嘗嘗我們的飯菜。”秦東笑著邀請道。
“行啊,我是知道的,全市也都知道,嶸啤的食堂辦得最好,把食堂辦好了,也是你們管理體系中的一部分?”
“是,”秦東笑著陪在于國聲身旁往外面走去,“這是獎勵和懲罰過程的一部分,大家吃得好,也才更有干勁。”
嗯,看到每個開關甚至會議室里每盆花草,都有專人負責,于國聲停下腳步,“市委辦公廳下個通知,我看,應該讓全市企業過來學習學習,也讓秦啤過來學習學習。”
秦啤的經營困難,雖然是國企改革的縮影,可是這畢竟是秦啤,省里關注,國家層面也一直在關注,只要秦啤走不出困難局面,于國聲心里始終有一塊大石頭。
秦東確實是最佳人選,秦啤缺少一位這樣的“惡人”,造企先得造人,是要讓這樣一位惡人把這個古老的企業管一下,拉向市場了。
“我看啊,
總結一下,往上報,六十年代有鞍鋼憲法,現在國家大力推行邯鋼經驗,你們嶸啤的管理方法,也值得全國推廣,”于國聲下了決心,“省里已經把你們的經驗報到經委,你們要有準備,給全國的國企改革作一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