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滿廠長,四年不見,出息了嘛,都是廠長了……”在一家星級酒店里,一見面,譚凱就笑著迎上去,雖然他在笑,可是陶阿滿還是感覺到了眼光中手術刀般的鋒利。
“混口飯吃。”陶阿滿對此人是警惕的,兩人認識其實還要歸功于秦東,當年秦灣第一屆啤酒節,秦東在鳴翠柳吃飯為同學送行,譚凱也去了,兩人就此結識。
當譚凱說明來意,陶阿滿回答得很干脆,雖然國策總部打來電話,明確支持與譚凱結盟,可是陶阿滿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上海阿滿了,他腰桿子很硬,“譚先生,恕我不能奉陪。”
唔?
譚凱很意外,中方的經理一般都很好說話,這個上海人也是軟綿綿的,沒有想到他在這里吃了閉門羹。
“我知道,你與秦東是同學,可是邱吉爾說過,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陶阿滿不想再跟譚凱啰嗦,他站了起來,“譚總,我也知道你與秦東是師兄弟,可是你不知道,我與巴依不止是同學,還是朋友,只要上海啤酒我當一天的總經理,我不會與你結盟掉轉槍口來打我的朋友的。”
唔?
譚凱很意外,價值觀不一樣,多說無益,在他的游說之下,眾多洋啤酒答應結盟,他們都看到了紅星和貝殼的下場,他們不想重蹈覆轍。
可是他在朝輝啤酒的藤野清志面前同樣碰了釘子,有了前面陶阿滿的前車之鑒,譚凱早有應對之策。
“藤野先生,我知道,你們在云海市場上與秦啤鏖戰,在北京市場上也是對手,這樣,如果我們聯手打敗嶸啤,我們一東一西聯合進軍秦灣,以后我們兩家平分秦灣市場……”
山海是啤酒大省,秦灣是啤酒大本營,打下秦灣,山海市場就打下了一半,以后平分山海市場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是一塊大蛋糕!
雖然這個提議很是誘人,可是藤野清志還是拒絕了。
“譚凱先生,雖然我們都是商人,在商言商,但是人生中還是有許多值得讓我回憶的時刻,和讓我值得信任的朋友,很不幸,秦東是我的朋友……”
當年與他秦東在秦灣海邊吃燒烤也是藤野清志難以忘懷的人生時刻之一……
“我們是朋友!”當譚凱又一次把電話打給侯勇,許諾他擔任米特啤酒副總經理的時候,侯勇也是如此回答。
朋友?
在譚凱的價值觀中,朋友似乎也是有條件的,他的眼中確實沒有朋友,只有利益。
雖然陶阿滿和藤野清志拒絕了他,他還是糾集了大多數的合資企業。
“四十一路諸侯會盟于北京,共滅嶸啤……”
作為盟主,譚凱親自把大家召集于五環啤酒廠中,共商大計。
秦東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今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京師,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在譚凱的口中,秦東簡直成了擾亂北京市場的罪人,成了不按商業規則出牌的小人,成了打壓同行欺占市場的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