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乘佛教的世界觀,釋迦牟尼佛是現任佛教的教主,阿彌陀佛是前任教主,彌勒佛是未來的教主,各路菩薩、羅漢都是有資格自己開堂口的香主。
因此即便是佛教的寺院未必一定是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就如淺草寺,他的本堂就是本尊觀音像供奉其中,甚至連所在的宗派都是圣觀音宗。
圣觀音是真言宗東密的六觀音之一,又因為東密傳自于唐密,密教的六觀音和天臺宗的六觀音是相對應的,因此東密的六觀音是華國天臺宗的六觀音,也是天臺密教(天臺宗)的六觀音。
說白了,淺草寺的存在意義就是供奉圣觀音,圣觀音就是淺草寺的信仰核心。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幫和尚們壓根就不按照沈夢溪和老虎的思路來,沒有將其和圣觀音打上關系,反而是將他扯到伏虎羅漢的身上。
“咳咳,頭上的這只貓兒,是我的弟子,他還沒有名字,我是老虎,是這只還沒有名字的貓兒的老師,我也沒有名字。”
老虎輕輕咳嗽一聲,向著眾位和尚介紹貓兒和自己的,牛皮不能吹大,一旦吹大了,要么不容易讓人相信,要么就會吹爆露餡的,作為吹牛高手,他深精通此道。
“我來這里是向你們帶來了圣觀音菩薩的口信的。”老虎的咳嗽提醒著沈夢溪不要中途再說話了,兩個人一起編故事如果不事先對口徑的話,是很容易露餡的,因為最關鍵的設定會發生沖突。
“菩薩的口信!”圓覺老和尚立刻來了精神,他終于想起了這一茬。
其實小貓兒說他是大日如來,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大日如來的化身,其實在場的和尚多半也是不信的,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老虎都已經來到身邊了,如果不承認對方是伏虎羅漢的老虎,難道說對方是成精的妖怪嗎。
畢竟活著不好嗎?
“我本是中俄邊境西伯利亞一只流浪老虎,然而有一天被獵人偷獵,被帶到了東京,成為了馬戲團的動物,后來馬戲團經營不善,有富人想要品嘗老虎做成的美食,于是將我賣給富人。”
“想我堂堂林中之王不僅要表演雜技為人類取樂,現在竟要淪落為人類盤中餐的地步,一想到這番命運,就感到痛苦萬分,大概是我虔誠的祈禱,有了回應,一個小姑娘打開了籠子,救下了我,她告訴我,我前世本是天竺國大王,因為當國王時,不行善政,不積功德,所以今生變成老虎,并有這番淪為人類盤中餐的報應。那位小姑娘還順手救下了一只貓兒,在她的撫摸下,那貓兒竟然變成了一只金貓,她讓我們找一家觀音廟好好修行,以期待將來得到正果,小姑娘給了我們說話思考的能力,只是我沒有得到她的撫摸,并無此番機緣成為一只金虎。”
老虎不知道從哪里借鑒了佛教的童話故事,說得那叫一個繪聲繪色,除了太像佛教的寓言故事之外,簡直說得就像是真的,當然即便是假的,在場的和尚們也不敢質疑。
老虎大聲說道,“我看那位小姑娘和你們拜的圣觀音菩薩頗為相似,一定錯不了,她就是圣觀音菩薩。那位讓我們一起去觀音廟修行的,我看你們這座寺廟金碧輝煌,風景宜人,香火鼎盛,讓我在此處修行,是最好了,我就想要跟著你們一起修行。”
故事中的小姑娘沒說自己是圣觀音菩薩,也許是某位天女,也許是某位女神,甚至說不定是某位神仙也說不定。
不過老虎我說她是圣觀音,她就是圣觀音,必須是。
如果將來想和神道教拉關系,直接說自己將天照大神誤認為圣觀音了,或者那是一位天使姐姐。
這還有假嗎?不是神仙,一只貓,一只老虎能像人類一樣說話嗎?
頂多是神仙不對,認錯了,神仙是存在的。
老虎要待在寺廟里和他們一起修行,寺廟里的和尚集體打了一個寒顫,想要搖頭,就見著老虎不滿地說道,“那位救下我們的小姑娘,明顯就是圣觀音菩薩,菩薩說了,讓我在她的觀音廟修行,這是菩薩給我的口信,你們難道是想不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