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周建。
好久沒有人叫他這個名字了,這讓他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涯。
那是應永六年,5歲的他被母親送進京都的安國寺,當高僧象外集鑒的弟子,最初被取名為周建。
據說他剛進寺廟時,隔壁明國就發生了一件大事,明太宗,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變,奪得了王位。
只不過這些跟他沒有任何關系,他自己又不是皇子,也做不到像明太宗永樂皇帝那樣,他只是一個和尚,一個普通的和尚。
愛喝酒,愛吃肉,喜歡夜宿青樓。
當時的他一直都是安國寺的小和尚,從六歲開始一直到十二歲,他都是安國寺的小和尚。
只不過為什么會突然想起在安國寺的事情。
小時候的自己騙過主持方丈,和室町幕府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公斗智斗勇,上街要過飯,回家種過地,和妹子們談情說愛,露宿街頭,穿著一身破衣爛衫參加住持的葬禮,在墳地里撿過一個骷髏把它套拐杖上到處嚇人,拿著一把木劍招搖撞騙。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出家人該干的事情,我一休和尚干不過了,出家人不該干的,我一休和尚同樣都干過了。
“師傅,不好了,不好了。”
突然間禪房外跑來一群和尚,一休宗純將酒葫蘆放在一旁,問道,“有什么不好的,怎么慌里慌張的。”
“住持,有大貓!他有這么大,還會說話,是貓妖!”
一名和尚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比劃。
“不是的,師傅,肯定是老虎,它這么大,還會說話。”
另一名僧人同樣用手比劃,眼神里還透露著驚恐。
一休和尚看著慌亂中的和尚們問道,“那究竟是貓還是虎?”
“貓?”
“虎?”
和尚們爭執不休,一休和尚吩咐道,“你們去把那畫拿出來,我們比照一下,看看這是貓還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