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天清氣朗。
黎明剛過,日頭高升,延城西門外,合計一萬三千人的軍隊整裝待發,蜿蜒的車隊宛如長龍般橫亙于野外。
城墻上,原龜茲王宮的樂工們列成了隊伍,吹奏起了沈郎所作的出征樂曲,尺八洞簫,大鼓鐵錚,那股鐵騎洪流的氣勢映襯著出征的大軍無比威武雄壯。
高仙芝端坐在馬上,滿臉的意氣風發,隨著他揮舞手臂,中軍處的大纛向前,大軍前隊開拔,隨后一萬三千大軍如同盤旋的巨龍伸直了身體,片刻間便充斥于向北的官道上。
道路兩旁有前來送行的安西軍漢兵家人,也有龜茲國的百姓,還有看熱鬧的商隊,自從吐蕃控制了小勃律后,絲綢之路的南道便沒以往那般太平,西北二十多個小國也斷了向大唐的朝貢。
對于那些商隊來說,他們已經有十多年沒見過安西軍這般浩浩蕩蕩的出征了。
“看起來小勃律國這回怕是要被滅了,安西軍精銳盡出……”
“那倒未必,此前大唐朝廷三次征討小勃律,不都是無功而還,這小勃律地處絕險,大軍出征哪是那么簡單的事兒!”
胡商里有去過小勃律國的仍舊不大看好大唐這次征討,實在是安西前往小勃律這一路上路途難行,他只去過小勃律王都孽多城一次,便不想再去第二次,哪怕賺得再多也得有命來花才行啊!
“不都說那位沈郎君是天上神仙臨凡,有這位神仙在,高大都護這回肯定能得勝歸來!”
聽著邊上有百姓議論,那些胡商們都是紛紛搖頭,這安西地方上都說這位沈郎君是緊那羅王菩薩轉世,可是這世上若是真有神仙菩薩,怎地不施展神通滅了那吐蕃和大食的惡賊。
……
隊伍中,沈光回頭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忽然覺得以前看小說里那些大場面動輒十萬數十萬大軍,簡直就是胡扯,這回他們八千余戰兵,五千輔兵,還沒有攜帶太多的軍輜糧草,這行進的隊伍就拉得這么長,十萬大軍開拔,恐怕一天到頭下來,后隊還動彈不得。
“邊公,且慢行就是!”
收回目光,沈光看向身旁騎在馬上的邊令誠說道,這個太監終究還是要些臉面的,沒打算直接就在延城里裝病,而是打算跟著大軍抵達撥換城再來個意外稱病回去休養。
“沈郎也莫要小瞧咱家,咱家能當監門令,也是能稱將軍的。”
聽著那大風中回蕩的雄壯軍樂,邊令誠也是被激發了胸中豪氣,就差拍胸脯了。
沈光也沒有拆他的臺,大唐的宦官還是武德充沛的,邊令誠雖然是個小人,但他這個監門令確實也是能叫做監門將軍的,另外邊令誠騎術精熟,刀槍弓馬的功夫也都會幾手,打贏詩圣問題還是不大的。
到底也是歷史上能跟著高仙芝一路出征到連云堡的,只不過后面慫了沒跟下去,不然邊令誠在歷代太監里也能占些牌面的。
離開延城五里,大軍行進的速度便快了許多,安西所轄地域廣闊,離開龜茲以后,于闐和疏勒二鎮所控制的范圍就不像龜茲、焉耆二鎮那般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