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越過河西騎士們的頭頂落在他們身后的吐蕃鐵騎中,不時有吐蕃武士中箭落馬,可這依然無法阻止這些發狂的吐蕃武士要奪回自家中論的尸首。
面對這般悍勇決絕的吐蕃鐵騎,郭子儀沒有絲毫慌亂,只是有條不紊地讓牙兵揮動軍旗,讓前方的軍陣裂開了可供河西騎士們退入的甬道,他本就沒指望弓弩手能阻止吐蕃鐵騎,他只需要弓弩手可以遲滯這些吐蕃鐵騎的速度就行了。
沈光領著手下的親從官們率先退回了軍陣,一路馳騁到點將臺下時,方自將那吐蕃副相的尸首摜于地上,朝郭子儀道,“莫要管某,繼續指揮,務必要留下這些蕃賊鐵騎,不能叫他們回去。”
郭子儀點點頭,仍舊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前方的戰局,河西騎士們已經開始退入本陣,雖說后面還跟著些蕃賊鐵騎,不過人數不多,不足為患。
這時候軍陣前方,猝然變陣的步兵擋住了連環沖鋒而來的吐蕃鐵騎,只是這些才訓練了幾個月的新兵終究比不上百戰老兵,還是被吐蕃鐵騎用決死的沖鋒撞開了缺口,不過好在碎葉軍并不缺軍官,那些自四鎮轉投的隊正、旅帥和校尉很快便穩住了戰況。
兇悍的兩千吐蕃鐵騎最后就像鈍刀砍肉般,狠狠砸在碎葉軍的軍陣后便難以寸進,歸陣的河西騎士們大聲呼喊起了換馬,剛才被這些蕃賊追了一路,早就憋足了怒火。
從照看戰馬的騎奴手里接過戰馬,安重璋招呼著河西騎士們換馬,不過他本待要出陣,最后卻被中軍來的傳令兵給阻住了,“副帥有命,讓安將軍率領河西騎士繞后,截住蕃賊歸路。”
本待要和吐蕃鐵騎正面硬沖出口惡氣的安重璋看著那軍令鐵牌,臉上神情變化,若不是郭子儀乃是他的舊交,又對他有恩,只怕他早就大罵起來,眼下卻只能硬著頭皮接了軍令,然后帶著憤憤不平的河西騎士們從軍陣后方馳出,繞過黨項騎兵跑了個圓弧徑直去了吐蕃鐵騎身后十里處等候。
達扎路恭雖然沒有跟著手底下那些以末氏為主的兩千鐵騎去沖唐軍大營,但也是領著恩蘭氏的親衛抵近戰場,觀察唐軍的戰力。
當他看到兩千鐵騎連環沖擊唐軍軍陣,尚能撕開缺口時,心中還有幾分希冀,這回中論帶來的十二萬大軍里,有鐵騎三萬,能稱具裝者八千,雖說比不了唐軍武備奢遮,馬匹雄壯,但光論沖陣也不會差太多。
只是當他看到唐軍的軍陣轉眼間便補住缺口,用重步兵頂住己方的具裝甲騎后,兩翼的黨項輕騎伺機而動,便知道這兩千人完了,尤其是唐軍的明光鐵騎從側后繞出截斷了他們的歸路時,他沒有繼續觀戰,即便是大營里那些將領糾集大軍來救也來不及了。
接下來這場戰爭會打成他最不想見到的消耗戰,他們本就是遠道而來的疲兵,這下隨著中論死于唐軍偷襲,大軍就連修整的機會都沒有,他雖是恩蘭氏的少主,可是那些自恃資歷的將領哪個又會把他放在眼里。
那個唐軍主帥,真是個可怕的敵人啊!
達扎路恭這般想到,想當年那個騙了乞力鐵山祖父的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至少是被唐庭逼著干了那等出爾反爾的背盟之事,后來更是內疚之下郁郁而終。
可這個唐軍主帥沈光簡直比他們蠻夷還像蠻夷,陰險狡詐卑鄙,簡直毫無廉恥之心,堂堂天朝上國的大都護,怎么能這般不要臉偷襲中論!
當達扎路恭返回自家大營時,河西騎士們截住了從黨項輕騎的合圍里突圍出來的八百吐蕃鐵騎,然后這些憤憤不平的河西騎士們正面碾碎了這些已經人疲馬乏的蕃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