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也得接受。
好在征西軍有大兵力的優勢,不然,他們還真不敢跟周軍打。
周人的戰斗力,比他們強多了。
與之一起戰斗過,他們很清楚。
況且搖光集團軍能連克廣漢與德陽,以經很說明問題了。
雙方都開始準備起了這場原沒有計劃之內的野戰。
第二天,雙方大軍開出城與營。
大周這邊,王翦出動四萬人馬,擺出雁字形。
巴軍這邊八萬大軍,以方陣形勢展開。
很快從大周這邊奔出一將,手執大周國旗,將之插在兩軍的中間。
巴國這邊也手執一面戰旗跑來,插在一丈遠的地方。
周軍這邊的將領問道:“敢斗將嗎?”
巴國這邊的將領猶豫了一下回道:“不斗!”
斗將,誰知道會出什么意外。
有大兵團優勢,玩什么個人英雄主義。
巴軍不傻。
為免夜長夢多,當然是軍戰比拼,以兩倍的人數碾壓擊垮大周搖光集團軍為主。
斗將,虛頭巴腦的東西而以。
不斗,雙方將領折回。
然后開始擊鼓。
“咚咚咚……”
兩邊的戰鼓從緩到慢,從少到多。
擂鼓進攻,急鼓沖鋒。
兩軍的前隊開始朝著對方緩緩挺進。
走到一半,大周這邊停了下來,兩翼的部隊開始前出,維持著雁形陣,加長了縱深防御。
巴軍這邊因為兵力多,所以方陣整體前進,不用考慮縱深的問題。
“進攻,沖垮周軍,全軍挺進,一鼓作氣,拿下……”
巴國的征西將軍長劍一指,號令各軍的將領。
各將指揮著手下,開始向大周這邊沖鋒沖刺。
而王翦給手下的命令是前頭部隊整體以守為住,哪怕是兩翼也樹起寬大的盾牌。
加起長長的矛或是戈。
槍兵在后,接著是手持弓弩的將士。
在他們之后則是中軍。
中軍的中間成排的床弩以斜向上45度以上的角度向前,一支支弩箭被裝填其中。
中軍的兩翼,則是成排的投石機。
一顆顆石彈也碼放在左右的推車上,而不是地上。
這樣方便移動,以應對隨時可以發生的戰場情況。
搖光集團軍的后勤保障可謂是開到最大。
“預備!”
一聲號起,全軍肅目。
盯著前方沖來的巴軍。
很快王翦長劍一指。
旗手一揮手中的綠色旗幟。
下一刻,指揮床弩與投石機的將領們紛紛怒吼:“放!”
嗡!
咻咻……
無數的床弩箭支射了出去。
嗡!
一顆顆石彈發出破風聲,掠過本軍將士的頭頂,以拋物線的方向砸向了沖來的巴軍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