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拿著登記完的高中學子的名單進了宮。
“陛下,如何安排這些學子,你給一個指導吧!”
葉慶接過名單,瞧了一下,這些高中學子們的成績還有籍貫。
想了想道:“大膽使用,小心調查,有功提拔,先外在內,務實留下。”
二十字方針。
算是給房玄齡一個指導方向。
接著葉慶又道:“你們吏部可以將學子們招到衙門里,來一個面拭詢問,在通過面拭評定其是否有真才實學,在酌情給與官職位。
這些新學子,主要都往朔州跟河西都督府送,少量的派到巴蜀。”
“是陛下,臣知道如何做了!”
有了葉慶的指示,房玄齡的工作就好做了。
于是回去召集官員,擬定了一個面試會。
對中榜者進行摸底排查。
畢竟有的人寫文章,夸夸其談,考試是一把好手。
到了實操卻啥也不會,應變能力很差。
哪一些可以直接就放到地方當縣令之類的主官,哪一些可以當輔官雄姿英發鍛煉一下。
哪一些適合放在地方,哪一些適合留在各衙門在下面當刀筆吏都能很清楚的知道。
不說**不離十吧,起碼六層以上是對的。
帝國擴大太快了,官吏確實極缺。
尤其是富有朝氣,敢拼敢干的年輕官員。
所以葉慶不得不讓教育部在開一門恩科,準備在招收一批讀書人。
…………
韓國!
潁川郡。
舞陽城!
一陣箭雨之后,打著楚越國旗幟,穿著楚越國衣服的騎兵,轟隆隆的遠去。
守在邊境的韓國士兵們不敢派一兵去追,任其囂張的離去。
“該死,不是說楚越國與我們韓國結盟了嗎?為何楚越國的騎兵會來進攻我們!”
“要不是老子發現得早,關了城門,舞陽險些要失守。”
“MMP的楚越國,果真不能信,以后都放亮了眼睛。”
見騎兵走遠了,韓國的將士們這才敢大聲的叫罵。
“楚越國有騎兵嗎?”
突然有人問道。
氣氛陡然一靜。
對呀!
楚越國有騎兵嗎?
答案是有!
但是能一次出動五千,好像真不多。
估計在汝南郡里有一些,或者調到淮水一線去了。
不可能出現在這里呀!
“這不是楚越國的騎兵,那是誰的?旗幟跟衣服都是楚越國的!”
守將死死的盯著剛才那支騎兵離去的方向道:“不管是不是楚越國的,也只能是楚越國的,聽到沒有!”
“是將軍!”
對面就是楚越國的南陽郡跟汝南郡,不是楚越國的還能是大周的。
事實,還真是大周。
正是呂布與張遼等人,他們對著舞陽閃襲了一把,然后又迅速走了。
畢竟沒有占到便宜,這韓國人就是烏龜,膽小怕死。
沒楚越國人好騙。
呂布也是罵罵咧咧的帶著部將走了,然后沿著沅水望東南方復進了楚越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