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三個人物各有特色,適合不一樣的地方!”
綜合完了三個情報,葉慶又細細琢磨了一下這才道:
“奉孝,安排內閣議事,今秋我們不動關東三國了,改全力對付突厥與鮮卑。
同時對付西面的吐蕃跟吐谷渾。”
“啊!陛下,怎么突然轉移我們的主攻方向了?”郭嘉有一些不解。
這好像不對吧。
年會不是定下進向關東三國繼續進兵,至少也應該摧毀一國吧!
典華道:“關東之國不急,我們還是先穩定北疆與西境,不能給蠻夷有可趁之機。
如果我們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向魏國發起小規模的戰事,奪取一兩個郡!”
“明白了,是陛下,我這就去辦!”
這算是定下基調了。
大周先拿魏國開刀。
韓國與楚越國暫時擱置了。
很快內閣眾人到齊。
內閣有國防部,也有其它各部的人,還有無官人士。
“眾卿都到了,那朕在這里就先提幾點!”葉慶掃視眾人,這才道:
“第一點,突厥與鮮卑會聯合南下,所以我們的首先目標是消滅這兩部國,穩定北疆。
其次是吐谷渾誘引吐蕃南下,欲對我河西西南屏障月氏不利,此不能不管,必須給月氏堅定的支持,如此才能穩住河西都督府!”
“最后,信重兵在并州,一但解除了鮮卑與突厥,可東進與魏作戰,朕不求一口吃掉魏國。
好了就這三點,你們商議一個部章出來,該調兵的調兵,該調錢糧的調錢糧!”
聽完葉慶的交代,眾人算是明白了。
紛紛開始討論與計算起來。
同時兩個方向開戰,最后還要進攻魏國。
該調多少兵馬,運輸多少錢糧。
這些都需要統籌算計好的。
調哪一支部隊,這方面,更是需要國防部給出清晰的數據。
如此才能從容有序的配合好。
一天的時間,足夠這些智腦們合計完成了,具體的細節,則需要各部回去,讓下面的手下們進行精準算計與匯報。
三天后,大周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
一支支京衛開始調派出去。
搖光、天璣、青龍、朱雀四支集團軍全都安分的主動從前線后撤了一些兵力,以削減邊境的軍事沖突與壓力。
“于謙,你去并州,任并州刺史,主持并州事務!”
“王玄策你去河西都督府,協助衛青處理吐蕃東下之事!”
“鳩摩智你也去河西都督府,有機會可以上高原一探。”
三人皆道:“是陛下!”
很快王玄策、鳩摩智前往了河西都督府。
來到了衛青這里。
王玄策道:“都督,現在月氏那邊的情況如何了?需要我們做些什么?”
聽這話,衛青就知道王玄策是干實事的人。
旋即道:“月氏的情況還好,吐蕃雖然東下了,但是道路難行,中途不知道要轉多少山道,拐來拐去,自己先折騰死了一層的人口。
在加上物資補給太難,所以在月氏的邊境反而吃了一些虧。
“吐蕃還吃了虧!”王玄策有些驚訝。
來的時候他就消化了關于河西等的所有信息,將手中的書,翻了好幾遍。
很清楚的知道,月氏這個國家人民還算是比較溫和和善的。
不善兵事。
結果以野蠻兇悍著稱的吐蕃竟然折在了月氏的手里。
衛青拍了拍王玄策的肩頭道:“吃虧是很正常的,這吐蕃人常年生活在高原,在上面作戰是兇猛,我們上去肯定是戰力大減,很難是他們的對手。
同理,他們下來,也會有一定的不適應,初期也會吃虧。
等他們緩過一個勁,很快就會兇猛一些了,那里月氏就不一定能勝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