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帥就是這樣天生的領導者。
講述完作戰的計劃和目的,接下來就是羅裳英來講述執行細節了。
而首先,羅裳英要求飛雄小隊的所有人和周凱相互認識,并且了解各自的戰斗習慣。
飛雄小隊都是一起訓練和戰斗了很久的機甲小隊,有一套自己的陣容和作戰方式,周凱必須了解他們的戰斗方式,在遇到敵人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
鄭平站了起來,開始介紹小隊成員。
“陸琳少尉,突擊手,使用中型J18機甲,配備速射炮,擅長火力壓制和側翼突擊。
馬坤中尉,狙擊手,使用J5輕型機甲,裝配高斯電磁炮,可以準確打擊在五十公里以上高速運動中的敵人。
……”
一個個介紹完,鄭平坐了下去,飛雄小隊也統一的把目光對準了周凱。
接下來就輪到周凱介紹了。
可問題在于,周凱并沒有機甲小隊戰斗的經驗,他幾次駕駛機甲都是單打獨斗,對于那些側翼突擊、前排阻擊之類的戰術位置的理解也是停留在步兵小隊陣型的理解上。
于是他站起來,想了想之后說到:“我是周凱,軍銜少校,駕駛機甲的話對與近戰和短程作戰還比較擅長。”
飛雄小隊在聽到周凱的軍銜是少校的時候,都吃了一驚。
因為周凱看起來年紀不大,也就二十歲剛出頭的樣子,但即便是鄭平也不過是上尉軍銜,也就是說,如果單論軍銜,周凱要比他們全都高。
但是周凱接下來說的話卻聽起來很外行。什么叫對近戰和短程作戰比較擅長?這是什么戰斗位置?屬于支援類還是格斗類?
“請問周凱少校,你駕駛的機甲使用什么武器?”鄭平站起來問到。
剛才他介紹的時候可是把每個隊員配置的武器都說了一遍,而周凱卻沒有說,足以看得出他是有多外行了。
甚至鄭平覺得,周凱就不像是個機甲部隊的戰士。
周凱略顯抱歉的說到:“我的機甲使用的是長劍。”
這話一出,飛雄小隊所有人更加疑惑,因為華夏國機甲部隊的標配戰斗武器裝備里,只有高速粒子震動刀和激光劍兩種近戰武器。其中,粒子震動刀長度五米左右,激光劍劍柄長度三米,激發出來的激光劍身可以達到七米。
而周凱剛才說的長劍,顯然不會是粒子震動刀,那難道是激光劍?
看到飛雄小隊疑惑,羅裳英說到:“周凱少校的機甲比較特殊,你們可以把他當成近戰支援型機甲和格斗機甲的混合類型。”
鄭平聽到這里,眉頭緊鎖,對于將要執行任務的戰友根本不了解,那還要怎么打?
此時,在鄭平的心里,他已經決定要放棄周凱。不能因為一個新加入的外行人,把飛雄小隊以往戰斗的默契給丟棄了。
等到了敵人戰艦里,找個理由讓那家伙單獨行動比較好。
羅裳英又講解了一些登陸前后要注意的細節,并且還給出了科斯塔人戰艦的虛擬圖。
隨后,周凱和飛雄小隊便開始做出發前的最后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