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5年,中國內地某城市。
天灰蒙蒙的。
市南面有條青石老街,秋風像勤勞的清潔工,把地面掃得干干凈凈。
在巷子的深處有一家餐館。
餐館的老榆木招牌上“周記”二字。
因為年歲比較久遠,原本的紅漆已經脫了些許,不過還是讓人勉強認得。
餐館里沒有什么人,一臺在那個年代十分稀有的錄音機里正放著節奏明快的流行音樂。
Wakemeupbeforeyougo-go
Dontleavemehangingonlikeayo-yo
Wakemeupbeforeyougo-go
……
這首歌是威猛樂隊當年最流行的新歌,因為被樂隊首次在中國演出而傳入到這個封閉了幾十年的國度。
對這樣的歌曲,路過餐館門口的行人們紛紛皺起了眉頭,腳步也加快了幾分。
一個穿著灰藍色衣服的年輕女人,踩著輛紅色的鳳凰牌自行車,咣啷啷的從遠處駛來。
自行車的前面籃子里放著一個裝得滿滿的菜籃子。
女人在餐館門口下了車。
她向兩邊看了看,然后推著自行車,腳步匆匆的走進了餐館。
“老周,我回來了!”女人一進門就叫喊著。
“來了!”
一個穿著廚師白大褂的男人一溜小跑的來到女人面前,心急的問道:“買到了么?”
女人微微一笑,宛如秋天里的海棠花開,說到:“我去找他買,他還能不給我?”
她邊說邊從菜籃子里拎出兩條一尺來長的鯽魚。
那兩條魚還活蹦亂跳的在空中噼啪作響。
“十五斤糧票啊!”男人有些舍不得的搓了搓手,接過那兩條魚。
女人白了男人一眼,道:“聽說馬上就要取消糧票了,那些東西還不都成廢紙了?不如給我催催奶,好像兒子不是你的一樣!”
男人呵呵笑了一聲,轉頭就朝廚房走去。
“你這歌是什么呀?放了好幾天,客人都少了!”女人推著車跟在后面,有些埋冤的說到。
“我喜歡這個,你就別管了。我給你做魚湯去!”男人擺了擺手,說到。
女人知道自己沒法說服對方,也不再多說。
自己的丈夫自從前兩年接觸了西方的文化之后就開始了沉迷。
是的,在她看來那就是沉迷,甚至比做菜的興趣都高。
為了那臺錄音機和磁帶,丈夫花了他們幾個月的積蓄,然后就天天的聽那流行歌曲,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如今,他們的兒子都八個月了,要攢點錢讓兒子讀書識字了,聽說省城的大學又開始招生,晚上一定要和丈夫好好說一下,可不能為了他這點興趣就耽誤了孩子。
剛把自行車放在后院門口,餐廳那邊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來啦!”女人也來不及弄她剛買的菜,轉身往餐廳走去。
邊走還邊想,這個時間點怎么會有客人上門,難道是隔壁又來借醋了?
來到餐館,敲門的是兩個穿著軍裝的男人,一個五十來歲,另一個二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