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成材要求和標準比西醫高得多,別說在衛生部掛名的那些優秀中醫了,就是合格的中醫,都像是手藝人精雕細琢的奢侈品。”
“而奢侈品,好是好,但對于蕓蕓大眾來說,卻不夠實用,喬主持你也不可能每天穿著高貴的晚禮服拋頭露面。”
“對于蕓蕓大眾來說,能滿足他們的常規使用需求,那就很足夠了,這方面,工廠的流水線就可以滿足了。”
“按照時下的網絡流行語,那就是能吃飽喝足就行了,還要啥自行車。”
“……”
聽著宋澈的口若懸河,喬碧云的俏臉上,驚訝之色幾乎要溢滿出來。
她發誓,自己平生第一次聽到有人居然把醫學比喻成了工藝品!
但不得不承認,這么打比方,又很通俗易懂,甚至……還有點妙趣橫生。
反正,喬碧云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當察覺到自己潛移默化間更迭的感觀,喬碧云驚奇之際,對宋澈的感觀,也漸漸有了幾分轉變。
最起碼,這家伙確實有些真才實學,雖然……自大了一點。
但是,宋澈接下來的表現,又直接碾碎了這好不容易萌生出的良好感觀,“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哪怕有個別中醫特厲害,比如華佗、扁鵲和李時珍,以及我這樣的(此時理應穿插全場人的翻白眼動作),但如果大部分資質平庸的醫者學不到精髓,那只能說明,一種不能全面普及的醫學是不合格的!”
省略掉中間那段“以及我這樣的”,喬碧云暗暗的贊同了宋澈這個觀點。
有個成語叫曲高和寡。
說得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
以此再打一個比方,時下許多毫無營養的口水歌,像什么《燃燒卡路里蛋白質》,市場的傳唱度,絕對比古典樂更具備普及型。
但是……
喬碧云本著職業原則,適時的來了一個轉折,順便打壓一下宋專家的傲嬌氣焰:
“宋專家,請容許我打斷一下,發表一個觀點。你的比喻不無道理,但是,你直接將西醫比作工廠流水線,是否太過武斷了,畢竟西醫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時下那些頂尖的西醫權威專家,水平未必會比那些杰出的中醫專家遜色。”
宋澈一笑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也容許我提醒一下,我自始自終,都只是將中醫和現代醫學作對比,而不是西醫。”
喬碧云一怔:“這有區別?”
“那當然,現代醫學囊括的學術范疇更加廣泛,中醫和西醫,都只是其中的分支,另外還有法醫學、生物醫學和精神病學等等,不信你可以度娘一下。”
宋澈一本正經的道,這一次可不是在胡說八道了,“你可以試想一下,同樣是在古代,沒有中醫學保障的西方人,一樣活得挺好,正所謂大道同源、殊途同歸,所有醫學,從無到有、從古至今,都是不斷衍變發展提高的,經過科學的檢測,一些不合理的中醫術被淘汰,西醫也同樣的,最終保留了精髓,共同構建出現在最普及的現代醫學!”
喬碧云的嘴角一抽,內心的挫敗感更強了。
一個不留神,自己居然著了這家伙“精心”預設的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