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何華一通操作,盡顯傳媒圈老油條的高明之處。
以對抗的形式,向全社會公開招募名醫專家,大家各憑本事,比試誰能先把病人救醒了。
這個操作的核心本質,說白了,就是要把《我不是醫圣》這檔欄目辦得熱鬧一些。
越熱鬧,越有人看,就越有關注度和收視率!
小喬知道方何華這么做,除了利益考慮,也希望能盡量提攜一下自己這個侄女。
初衷是好的,但小喬總有些過意不去。
畢竟,宋澈為了這個病例都付出這么多了,臨時再讓其他人來爭摘桃子,這跟過河拆橋有什么區別?
于是,跟方何華以及欄目組開完方案調整會議,小喬左思右想,還是第一時間聯系了宋澈,將情況如實告知。
宋澈聞訊之后,心頭自然不太舒坦。
如果一開始,方何華就跟他說明這個方案,宋澈尚且還能理解。
但現在,他都把俞紅鯉母親的病癥剖析清楚了,只等著對癥下藥。
而方何華卻不滿足于這個“正規”的治療流程,居然想利用這個疑難雜癥炒作一番。
至于自己的杰出貢獻,反而成了提高節目效果的彩花!
根本沒有半點的尊重!
小喬察覺到宋澈的惱怒,就歉然道:“宋澈,這件事,是我這邊做得不厚道,我代欄目組和方臺長他們,先跟你道個歉。雖然我不能忤逆領導的決斷,但能做到位的地方,我絕不會含糊。”
“你放心,節目帶子我扣著了,你的病情分析,我會守口如瓶,如果真有其他的醫生要插手,那就憑他們自己的本事。”
宋澈理解小喬的苦衷,也相信小喬的操守,但他仍得說小姐姐圖樣圖森破了。
“帶子不公布,但欄目組的人都見證了辯證的過程,哪怕他們大多聽不懂專業內容,但只要透露一些關鍵信息,一些有真本事的醫生,也基本明白該如何治療了。”宋澈苦笑道。
小喬喃喃道:“難怪呢,方臺長看完帶子,當即就提出要聯系省中醫藥學會,希望他們派人手參與診治行動,敢情方臺長是知道這病,只能靠中醫治。”
“聯系了省中醫藥學會?”宋澈的口氣忽然古怪了。
小喬沒想那么多,徑直將方何華的計劃闡述了出來。
聞言,宋澈也不得不感慨起這老狐貍的老謀深算。
引進一個官方機構,無疑能大大增加欄目的噱頭!
沒準,還能獲得有關部門一些政策上的福利關照。
至于省中醫藥學會的那些專家,肯定也很樂于接這個業務。
如果真能治好病人,通過電視傳媒,對評級、對口碑,都可謂名利雙收!
可惜,方何華惟獨沒算到,自己已經悄悄的加入了省中醫藥學會,還是一號小領導。
不過,宋澈沒有急著捅破這層窗戶紙,他準備等方何華繼續作妖,作得越熱鬧越好。
……
兩天后,宋澈便直接去了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