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衛生部門問國內發明創造了什么藥物,是被世界承認和廣泛使用的,得到的回復也鐵定是“無可奉告”!
可以這么說,百年來,華夏廣泛使用的民生藥物,大多是從西方人手里買來的,哪怕這小幾十年有些發展,但市場上的主要藥品,本質也只是換了一個國產的包裝,換湯不換藥。
很多人都說國內的藥企過得太滋潤了,基本沒幾家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發藥物的,就等哪些西藥的專利權快到期了,大家卯足勁搞仿制藥,最終以低廉的價格打敗進口西藥,一本萬利。
現今很多老百姓,總吐槽進口藥昂貴,甚至一些救命藥都能輕松把一個中產家庭吃破產了。
但追溯根源的想一想,這些進口的救命藥,往往是那些西方藥企耗費數以億計的資金研發的,沒有競爭對手,怎么定價,都是人家說了算。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壟斷!
而且是建立在生命基礎上的暴利壟斷!
“醫療藥物領域,其實也是西方對我們的封鎖領域之一!”
尚珂一語點破玄機:“醫藥涉及民生,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競爭的核心事業。在這一點上,我們國家起步晚,所以往往只能效仿那些國產貨,先山寨再自主,等掌握核心技術之后,最后再一步步往產業鏈的上游靠攏。說好聽點,就是踩著前人的腳印前進。”
“可惜,大多數山寨貨都闖出了名堂,但是唯獨醫藥,仍然遙遙無期啊。”宋澈附和著感慨道:“而且,藥品和汽車、手機這些還不一樣,它有專利屬性,老美剛研發出來,人家印度阿三隔天就能仿制,而在咱們行不通。”
有句吐槽,宋澈忍著沒說。
那就是,吃*都趕不上熱乎的!
而最可悲的是,國內醫藥的產業鏈,似乎都已經習慣默認了這個現狀。
藥企唯利是圖、目光短淺,只想著少花錢多賺錢。
醫院只管拿合適的藥治病,哪里在乎這些藥是哪家產的。
醫生嘛……說句難聽的,有一些醫生開藥,還會有選擇性的挑最有利于自己的。
比如哪家藥企的醫藥代表,許諾的提成比例高。
至于患者,應該是最無奈的。
大部分人得病了,吃不起高昂的進口藥,只能退而求其次,買國產仿制藥。
他們更不會關心國內醫藥行業的前途命脈了。
“說白了,國內醫藥產業鏈,從根到頭都長歪了,很少有人會察覺到,西方人其實一直抓著我們的生命大動脈。”
尚珂自嘲的笑了笑:“大家全是跟著這股風氣在走,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妥,大家心安理得的躺在鈔票上滋滋潤潤的,有憂患意識覺得要抓緊自主研發的,寥寥無幾。”
這一次,宋澈不再調侃了。
就是對國產醫藥領域再怒其不爭,但內心深處,沒人不希望國產藥有朝一日能躋身世界頂峰……雖然概率,跟國足奪得世界杯差不多,但希望總是要有的。
而話說到這,宋澈已經察覺到了什么,試探道:“難道爸和媽的工作就是這個?”
尚珂點頭,“醫藥這一塊,國家不可能再一直仰仗西方的鼻息了,因此,走出獨立自主的路,勢在必行。”
“而咱爸咱媽,就是這個事業的成員之一!”